第1191章 大夏旬日报(第2页)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语气陡然加重,“你们想,捷报贴在城门,能看的不过一城之人;戏班唱遍街巷,能听的不过一时之众”。
“可这报纸不一样——它能把大夏的粮价稳了、税赋减了,印在纸上送到每个州县,能把港口筑城的进度、修罗卫的战绩,一笔一画讲给江南士子、塞北牧民”。
“更能把本王对天下的承诺、大夏革新的决心,白纸黑字钉在人心上!”。
苏明哲眼中瞬间亮起,镜片后的光芒几乎要溢出来:“大王英明!这报纸若是能普及,便是将‘正统’二字,从朝堂深宅送到了市井陋巷!”。
“百姓见日日有民生利好,士子见时时有治国良策,藩属见处处有强军护佑,比千百份捷报、万场戏班都管用!”。
“不止于此”,秦思源补充道,“大明为何民心离散?除了苛政,更因信息闭塞,百姓只闻官府欺压,不见天下变化”。
“可我大夏的报纸,要让百姓知道,他们种的粮能卖上价,是政务院调了粮道,他们走的路修得平整,是军部派了工兵 他们免受鞑子侵扰,是夏军在前线浴血”。
“如此一来,百姓才会觉得,大夏是‘自己的王朝’,这正统根基,才能扎进泥土里,拔都拔不掉!”。
雷虎摩挲着掌心,沉声道:“那这报纸,必须得严谨!若是登了不实消息,反倒坏了根基”。
“所以,这报纸不能由王府独办”,秦思源看向苏明哲,“就定名为《大夏旬日报》,由王府与政务院合力执掌”。
“王府负责审定军国大事、边疆战报,确保权威;政务院负责采编民生实事、新政进展,确保真实”。
“每十日一期,各州府设驿站传送,凡大夏疆域之内,只要有人烟处,便要让这报纸能到!”。
周立民立刻接话:“臣这就去筹备印刷工坊,调最好的纸墨,招最得力的书吏!务必让第一期报纸,能跟着商队、随着驿马,尽快送到天下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