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王府论倭国(第2页)
从马六甲到锡兰,从台湾到好望角,这些曾经坚不可摧的贸易据点,如今都暴露在潜在挑战者的兵锋之下。
一场围绕全球殖民地的重新洗牌已拉开序幕。
第四就是贸易体系的变革:荷兰对海上贸易的垄断被打破,更多国家将获得参与远洋贸易的机会,全球贸易网络将从一家独大转向多元竞争。
这不仅会催生新的贸易航线,更将引发贸易模式、金融体系的连锁变革。
这场发生在远东海域的决定性战役,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成为了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曾经不可一世的“海上马车夫”开始放缓脚步,而新的海洋秩序,正在战火与帆影中缓缓浮现于历史的地平线上。
夏王府内,烛火通明,夏王秦思源手握一份由吴忠国等重臣联名上奏的文书,细细披阅良久,方才抬起头,对侍立一旁的近侍沉声道:“去请林局长前来”。
待情报局局长林云匆匆赶到,秦思源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将手中的奏章示意给他:“这是吴忠国他们拟定的方略,本王认为可以着手去办,只是,你觉得那个叫卢之焕的人,真能担此重任么?”。
情报局的规模日益庞大,下辖一局二局人员已逾两万,像卢之焕这样一个中层主事的名字,平日里根本不可能呈到秦思源的案前。
若非此事关乎他秦氏基业的根本大计,他也不会亲自过问一个具体人选的任用。
林云闻言,恭敬地躬身回话:“回大王,臣已详查过此人履历,卢之焕本是福建一带的落第秀才,因精通沿海及海上事务,早年曾被海寇郑芝龙招募,主要负责对倭国的贸易往来,在那边根基颇深”。
“后来我军剿平郑芝龙,此人也被俘,服了数月劳役。待到情报局扩张用人之际,因其才干出众,便被吸纳进来”。
秦思源微微颔首,手指轻叩桌面,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情报局内部对他的评定如何?”。
他倒不在意这人的忠诚,这人能够进入情报局肯定是被查了个底朝天的,而且情报局肯定有掌握他的能力,他在意的主要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