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李自成的密谋(第2页)
首先发难的必是牛金星,这位素来与李岩不睦的谋士,绝不会放过这个斩草除根的机会。
他会在李自成面前进言,称李岩此行本就怀有二心,所谓的出使不过是他投靠明朝的借口。
即便李岩确系殉职,牛金星也会将其渲染成"事情败露后被崇祯处决"。
与此同时,刘宗敏等武将也会落井下石。这些常年征战的将领,早就对李岩这个"读书人"心存芥蒂。
他们会翻出往日旧账,将几次战事失利的责任都推到已故的李岩身上,指责他"通敌误军"。
真实历史上也是这样,在这样多方构陷之下,李自成即便心存疑虑,为稳定军心也必然会默许对李岩家族的清算。
届时,等待李岩家人的将是:男丁将被尽数处决,从垂暮老父到稚龄幼子,无一幸免,这是义军处置"叛徒"的惯例,旨在彻底铲除后患。
女眷的命运将更为凄惨,年轻的妻妾女儿或被充入军营,或被变卖为奴,年长的女性则会被流放边地,最终在劳役中耗尽生命。
李岩的府邸将被查抄,所有财物充公。他苦心经营的势力网络会被连根拔起,昔日门客要么另投明主,要么隐姓埋名。
不出半月,洛阳城中将再无人敢提起"李岩"二字。
这个曾经在闯军中显赫一时的名字,将彻底成为一段被刻意抹去的记忆,而这一切,李岩在出发前就已预见,却仍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就在李岩于府中与心腹诀别之际,大顺王府深处,一场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密谈正在上演。
烛光摇曳中,李自成负手而立,眉头紧锁。牛金星与刘宗敏分坐两侧,气氛凝重。
"十月初一",李自成缓缓开口,"那是夏王登基的日子,你们说,咱们该不该派人去道贺?"。
牛金星捻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大王,如今大夏势大,依臣之见,不妨做两手准备”。
“若能谈个合适的条件,归顺也未尝不可,咱们被招安也不是头一回了,重要的是保住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