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崇祯的无奈中(第2页)
他几乎能预见到,接下来皇帝会带着屈辱与不甘,缓缓点头,默许这“驱狼吞虎”的权宜之计。
就在他准备叩首领命,将这“联寇”之策落实为具体方略的刹那,御座那边,却传来一声幽冷得如同从陵墓中飘出的话语:
“周先生,你知道么,本朝太祖的陵寝被那位夏王,特意下了一道手令,保护起来了吗”。
崇祯以前都是称呼秦思源为夏逆或者是夏贼的,但是自从大夏占据南方,保护了朱元璋的陵寝,把朱家宗室送回来后,他就称夏王了。
这是在心里已经承认了大夏的地位,觉得是一个可以和大明平起平坐的存在,虽然无奈但也是事实。
周延儒猛地一怔,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抬起头,困惑地看向皇帝那佝偻的背影。
保护前朝陵寝?这不是历代鼎革之际,新朝为了彰显仁义、收揽人心,都会做的表面文章么?有何值得特意提及?
他下意识地回道:“陛下,此乃新主标榜正统、安抚旧臣之惯技,无非是为了……”。
他的话被崇祯打断了。
皇帝依旧没有回头,声音平缓得可怕,像是在叙述一件与己无关的旧闻:“还有各地宗室。除了那几个民愤极大、恶贯满盈的被明正典刑之外”。
“其余人等,无论亲郡王,还是将军中尉,都被他们仔细甄别,然后,礼送了回来,不愿意回来的也成了百姓,没有被苛待!”。
如同一道惊雷在脑海中炸响!周延儒瞬间瞪大了眼睛,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凝滞了!他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皇帝那反常的平静从何而来,那深不见底的疲惫背后,隐藏着怎样残酷的清醒!
保护陵寝,是给朱家祖先留了颜面,礼送宗室,是给朱家子孙留了活路!这哪里是简单的“收揽人心”?
这分明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近乎怜悯的姿态!那位崛起于江南的夏王,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北方的旧主:我与你争的是天下正统,而非要对你朱氏斩尽杀绝。
天下可以换姓,但传承不断,你朱家,尚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