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警官从不加班我也不想的啊

第208章 认知心理(第3页)

 凶手是如何接触五位不同职业的受害者的。

 单一接触起矛盾。

 卖衣服的倒是能理解,可能是凶手去买衣服起了矛盾。

 画画培训老师……凶手还去培训画画?

 学生……学生可以去培训画画。

 这两个受害者也许还能联系上,但保姆月嫂和保健品这个职业又咋解释。

 唉……妈的头疼。

 李禹揉了揉太阳穴。

 下意识端起杯子想喝茶,才发现是空的。

 莹霓也发现了李禹的动作,赶紧起来道:“组长,我去帮你接热水。”

 李禹失笑摇头,拒绝了。

 以前自己思考事情的时候,不论什么时候想喝水,拿起杯子都是热水。

 安安做的一些小细节看起来不起眼,但现在才知道是真走了心。

 走心?

 李禹站起的身子一僵。

 凶手杀死每个死者,应该不像毛霞那样麻烦,光是信息调查都做了许多收录。

 缝眼案要更简单直接。

 如果结合很早之前的一个推测。

 凶手是后面搬去的老街附近。

 抛尸地点也能证明,凶手大概率是就近抛尸。

 心理学表明。

 杀人抛尸,凶手只会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因为这样会让罪犯心安。

 人有一种自我认知能力。

 当认知失调,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

 陌生的地方,就会第一时间产生认知失调。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案件,凶手会把尸体埋在自己院子里。

 犯案时同样也会有这种心理,只会在自己熟悉的领域!

 行凶时肯定有固定的第一现场。

 杀人才会如鱼得水,轻松异常。

 后面许多年未曾再犯案,很可能是因为拆迁后,再也没那么舒服的环境作案。

 那么结合环境来分析……

 凶手第一犯案的地方很可能就是自己家!

 这个家,偏僻、独立、还具有隐蔽和迷惑性!

 但是当年的老街,属于的地方是城中区,不然也不会因为老化拆迁,按道理说人员多,非常热闹。

 房舍建筑不会有所谓的独立户才是。

 要嘛都是老小区,要嘛都是临街铺子。

 难道有地下室?

 李禹吧唧了下嘴,这个猜测,好像能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