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紫宸殿辩锋(第2页)

“若调粮支援,需经潼关、华州,沿途多有盗匪,且突厥骑兵出没,粮草恐难安全送达。”

他抬手擦了擦嘴角,语气愈发沉重。

“再者,洛阳府库虽有存粮,可再过一月便是春耕,城郊百姓等着官府发粮种。”

“京畿的守军,每月也需耗粮两万石。”

“这粮若是轻易调走,万一洛阳周边再起乱子,或是突厥人绕到东线来……咱们拿什么守?拿什么赈济百姓?”

说罢,他下意识地抬眼望了望御座上的杨侗。

见皇帝依旧垂着眼,才又低下头,握着玉笏的手指关节微微发白。

裴元峥听着苏威的话,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带的缠枝纹。

那玉带是一品官的规制,玉质莹润,纹路上的凸起硌着指尖,却没让他分神。

他着实没想到,苏威会在这时候跳出来反对。

纳言一职本是门下省核心,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

可经他去年调整官制后,门下省的实权已大多划归尚书省。

如今的纳言不过是个有资历无实权的荣誉性官职,既无调兵之权,也无管粮之责。

他给苏威这个职位,本是看在其历经三朝的资历,想让老人安度晚年,没成想这老东西竟还敢当众捋他的虎须。

裴元峥的指尖在玉带上顿了顿,正要开口,殿内突然响起一阵甲叶相击的脆响。

颍川都督李靖已大步出列。

他身着一身紫色官服,袍角绣着暗纹流云,衬得他本就挺拔的身形愈发如松似柏。

腰间系着一条莹白的玉带,行走时玉块相撞,发出“泠泠”的轻响,比甲胄的铿锵更显沉稳。

他面容刚毅,眉峰微蹙时自带几分武将的锐利,却在走到殿中时收敛了锋芒。

先是对着御座上的杨侗躬身行稽首礼,袍角垂落在地,腰背弯得规整却不卑微。

起身时又转向裴元峥,抬手作揖,动作利落干脆,没有文官的拖沓。

待站直身子,他才开口说话。

声音依旧铿锵有力,只是少了战场厮杀的戾气,多了几分朝议的庄重,字字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