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金矿抛饵定援策(第3页)

每说一句,他的声音便低一分,到最后几乎细不可闻,全然没有帝王的威严,倒像个复述指令的孩童。

裴元峥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而后上前半步,接过话头补充,语气果决如铁。

“既然陛下旨意已明,后续臣会与兵部以及众将商议路线细节,务必确保粮草一日不耽,半分不差。”

话音落时,他的目光已越过文官队列,精准落在户部尚书赵鼎的身上。

察觉到裴元峥的目光,他立刻挺直脊背,微微侧身,做好了听令的准备。

殿内众人的目光也随之聚到赵鼎身上。

谁都记得,半月前杜如晦卸任户部尚书、赴瓦岗军区任副都督时,裴元峥将这个肥缺交给了从礼部转任的赵鼎。

而赵鼎原先的礼部尚书之位,则给了原户部右侍郎卢定。

那会儿朝堂上的反对声可不小。

尤其是不少世家之人,说卢定“出身虽好,却仅任户部右侍郎数月,骤登礼部尚书之位,恐难服众”。

可裴元峥当时只淡淡扫了众人一眼,指尖夹着卢定的考绩簿,声音不大却字字镇得住场。

“卢定任户部右侍郎期间,核查京畿仓廪,揪出三名贪墨小吏,追回粮米两万石,此乃实绩,何谈不能服众?”

而裴元峥心底清楚,他这么做的原因不在于有没有实绩。

那日他在朝堂之上调出系统面板,卢定的“忠心值”一栏赫然亮着98的红色数字。

这是除了系统兑换而来的亲信外,他见过最高的忠心值。

裴元峥至今记得当时的诧异:卢定初入仕途时不过是个从七品的司仓。

是他一路提拔,从地方调回中枢,从户部主事升至右侍郎,这份知遇之恩竟养出了近乎“死忠”的心意。

而更重要的是,卢定出身范阳卢氏,却是族中旁支,在族内原本毫无话语权。

扶持他坐上礼部尚书之位,既能让他在族内站稳脚跟,更能借他的手,悄悄瓦解范阳卢氏中反对他的势力。

此刻,裴元峥望着赵鼎,语气稍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