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意外的人,意外的线索(第3页)

 在这个粮食和油水都稀缺的年代。 

 吃上一口这种带壳炒熟的花生,着实算得上一种美味。 

 “要是有酒就好了。” 

 “你们俩别着急,我回家去拿。”赵军立马跑出去。 

 不到十分钟,就拎着半瓶公社白酒回来。 

 三个大老爷们盘腿坐在炕上,一边吃一边喝,一边唠嗑。 

 满脸感慨地长叹一口,王红兵缓缓摇头:“没有想到啊,那个狗特务还这么狡猾。” 

 “说起来也算你一份功劳,”张海山嚼着花生,“要不是你和那家伙有仇,还真没有办法把他引出来。” 

 “也就没有后来这些事。” 

 “单凭我一个人在山里逛悠,再过七八年也未必能找到那个粮库。” 

 王红兵笑着摆手:“你就别磕碜我了。” 

 “我啥忙也没帮上,心里老憋屈了。” 

 “哎,对了,你们总打岔,给我整忘了,军火库的事儿,你们有啥头绪没?” 

 张海山和赵军互相对视,同时摇头。 

 他们要是有什么线索,肯定第一时间就带人去找了。 

 “我觉得,”赵军给两人各自倒了一杯酒,“八成军火库的消息是以讹传讹。” 

 “你们想啊,有粮库,然而然的就联想到军火,然后才有了后来这些胡说八道的传说。” 

 “如果真的有,没理由和粮库分开。” 

 “就算分开,”他轻轻拍着桌子,皱着眉,“那也应该在那附近。” 

 他说这话倒也不是自己瞎寻思。 

 当时日本鬼子在山里建库不容易。 

 而且建造粮库和军火库的目的,本来就是打算长期据守。 

 如果两座大库建造的距离太远,一旦打起来,根本不方便。 

 张海山颇为赞同:“我也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再说了,上面知道的信息肯定比咱们多。” 

 “他们如果有确切消息,肯定早就派大部队过来找了。” 

 “就像这次粮库的事,立马派了一个大秘书带队伍。” 

 看着两人说个不停,王红兵倒是沉默不语,眨巴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