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杨贵妃秘史(13)

 此次宫变,猝不及防。 

 太子与鄂王、光王全部定罪下狱,李林甫和陈玄礼成为中流砥柱,护驾有功。 

 最可圈可点的是寿王李瑁。 

 李隆基如今无法说话行走,更无法如往常般上朝理政。 

 立储之事,正式被提上了日程。 

 李林甫一力举荐寿王李瑁为储。 

 毕竟李瑁身为贞顺皇后武氏之子,身份尊贵,宫变有功,明眼人都看得见。 

 这无疑令年长的忠王李亨红了脸,宫变时他慌得不行,趁机躲了起来。 

 以李林甫为主的一众朝臣支持李瑁,但另一部分朝臣力荐李亨。 

 因为李亨是李隆基的第三子,其母是元献皇后杨氏,膝下有嫡子。 

 不似寿王刚娶王妃,没有子嗣。 

 两方犹如斗鸡般争吵不休,最后由中风在榻的李隆基抉择。 

 李隆基虽然中风,但脑子没糊涂,清醒得很,却也清醒着承受痛苦。 

 他嘴里支支吾吾,仿佛被人扼住了咽喉,想要说话,却吐不出半个字。 

 手虽抖得厉害,但勉强能写几个字,太医院的院判都表示无能为力。 

 高力士暗自叹气,陛下这样子估计活不了多久,他不得不为自己谋后路。 

 李林甫未雨绸缪,提前找到高力士,许以重利,高力士自然会对李瑁多加帮衬。 

 最终,高力士亲自宣读了李隆基的太子任命人选:寿王李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