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对骆宁,心生畏惧(第2页)

 人想要成功,一定要有所敬畏,才会更加小心翼翼。

 余卓之死,崔、王两族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

 本朝的官员都是举荐制。除了敬仰皇权,他们内心依仗的,还是当年举荐他们的望族。

 王氏一派官员,与崔氏不相上下,就“骁骑将军之死”大做文章。余卓是谁已经不重要,他挑起了事头,可以光明正大找茬,才是最要紧的。

 皇帝坐高位,对“门阀互殴”隔岸观火,情绪平静。

 骆宁又进宫去了。

 “……他不可理喻,又有府兵,我很怕他再次对我不利,才动手杀了他。”骆宁把此事告诉了太后。

 太后有所猜测,闻言还是大吃一惊。

 她似难以置信看着骆宁:“你自己动手的?”

 骆宁给她跪下,身子低伏下去:“母后,我有罪,您别将我交给大理寺。您可以骂我,收回我的雍王妃册宝也行。只求您给我一条活路。”

 太后沉默了片刻。

 她轻轻叹了口气,走上前将骆宁搀扶起来。

 骆宁已经流淌了满脸眼泪。

 “哀家就说,此事蹊跷。到底牵扯到了崔家,你们太妄为了。”太后拿了巾帕为她擦泪。

 声音里有责备和严厉。

 骆宁便知道,太后能理解她,甚至不打算深究。

 “母后,王爷只是替我善后,此事我一人筹划,不与王爷相干。余卓他是崔将军部下,随着崔将军去南诏国平乱,才得了封赏,是他连累了崔将军。”骆宁说。

 又道,“他这样自傲,要是被崔家接纳成为部属,往后还是会替崔将军招灾惹祸。”

 太后:“这话倒也不错。”

 又沉默。

 最后太后对她说,“你先回吧。这段日子不可外出,闭门思过。阿宁,你这次要好好反省。”

 骆宁道是。

 她走后,太后一个人独坐。

 不知为何,太后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哀家是真老了吧?”

 太后明知骆宁把这些事说给她听,就是哄着她、提前向她示好的意思,也是怕将来事情泄露受责罚。

 骆宁打的这些小算盘,在太后眼里几乎透明。

 理智上很清楚骆宁的意图,感情上却格外高兴。

 一则孩子对她坦诚,把她当至亲;二则骆宁手段狠,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