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认可她的智慧(第3页)




    白玉麟这种庸才,是无法理解他们的,只有他们自己能懂。



    九月底,天气转冷,盛京城里刮起凛冽北风。



    丫鬟们把骆宁的斗篷、棉袄都翻了出来。



    “……还是韶阳好。韶阳从来不这么冷。”秋华说。



    骆宁:“韶阳真的很好,冬衣能省下不少银子。”



    蔺昭在跟前,听她们说得热闹,笑道:“我还没去过韶阳。”



    “将来你跟我们走。”骆宁道。



    蔺昭看一眼她。



    骆宁微笑:“也许用不了几年。”



    秋华、秋兰诧异看一眼骆宁,没说什么;蔺昭目含深意,也没多问。



    想起了韶阳,骆宁又翻出雍王送给她的那把梧桐木古琴。



    她一边抚琴,一边走神,再次想到了“冯夫人”。想起这个人的时候,记忆里很自然换上了裴应的脸。



    她的猜测,八九不离十。



    如果裴应愿意承认,骆宁也不会笑话他。



    她嫁给雍王,他们还是亲戚,将来可以走动。



    不过,裴应是男子,又无心仕途,还不会娶妻,骆宁估计跟他走动也不会频繁。



    是否说穿,好像也没什么意义。



    只是那段日子的陪伴,的确令人安心。



    骆宁都不知吃了他那边送过来的多少美食和补品,还没有亲自道谢。



    月底了,骆宁和蔺昭去了趟雍王府。



    她的软鞭已经打得很好,她想给主子展示下成果,顺便肯定蔺昭的成绩,替蔺昭表功。



    雍王却不在府里。



    “……王爷进宫去了。这几日冷,宫里有贵人生病。”管事告诉骆宁。



    骆宁沉吟。



    难不成是太后?



    她这么想着,当即和蔺昭去了皇城。她如今身份不同,往宫门口递个牌子,就可以去寿成宫。



    太后气色还好。



    “天气转冷,怕母后有恙,特意来看看。”骆宁说。



    太后脸上有些愁容:“哀家无妨,是皇帝和大皇子这两日欠安。哀家留了怀沣在宫里照应。”



    骆宁了然。



    她不多问,只是陪着太后解解闷。



    她们俩说着话,郑皇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