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ESPN烽火圆桌:大前锋的进化论与“欧洲风”的迷思(第2页)
斯蒂芬·A·史密斯见状,立刻煽风点火:“哦豁!看来我们的‘橡树’先生对现代大前锋的‘软化’很不满意啊!那么,迪诺,你认为这种‘欧洲化’的趋势,对nBA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迪诺·拉德加认真地说道:“我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进化。篮球比赛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当大前锋具备了更全面的技术,能够参与到更多的战术配合中,比赛自然会变得更加精彩。而且,不要忘了,欧洲篮球不仅仅是投篮和传球,我们同样强调身体对抗和团队防守。只是,我们的对抗方式可能更加聪明,更注重利用规则和团队的力量,而不是单纯的野蛮冲撞。”
胡比·布朗点了点头,补充道:“迪诺说得很有道理。我们看到,像夏洛特山猫队的鲍里斯·迪奥,芝加哥公牛队的保罗·加索尔,甚至布拉德·米勒,他们都在球队的进攻体系中扮演着类似‘组织前锋’的角色。他们在高位的策应、手递手传球、以及为射手进行的无球掩护,都成为了球队进攻的重要发起点。这在以往的nBA,是比较少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普林斯顿进攻体系和欧洲篮球整体配合理念的影响。”
“普林斯顿?”奥克利又发出一声嗤笑,“那玩意儿在nBA能行得通?太慢了!太复杂了!球员们哪有那么多耐心去跑那些复杂的战术?有那功夫,不如直接把球给迈克尔·乔丹,让他一个人解决问题!”
“查尔斯,你这话就有些老派了。”斯蒂芬·A·史密斯立刻反驳道,他最喜欢这种观点的碰撞,“迈克尔·乔丹是独一无二的,但并非所有球队都有乔丹。而且,别忘了,菲尔·杰克逊的三角进攻,本身就蕴含着很多普林斯顿的元素,强调球的分享和球员的跑位。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这种理念在大前锋这个位置上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迪诺·拉德加也说道:“是的,斯蒂芬。在欧洲,很多球队的进攻体系,都是围绕着一个技术全面的大个子球员在高位进行策应来展开的。他们就像球场上的四分卫,负责阅读防守,调度进攻。这种打法,对球员的篮球智商和传球能力要求极高,但一旦运转起来,就能创造出无数轻松得分的机会。我们看到,刚刚结束的日本世锦赛上,西班牙队就是凭借加索尔这个核心轴,打出了行云流水般的进攻,最终夺得了冠军。”
“日本世锦赛?”奥克利似乎找到了新的“槽点”,“那帮美国小子,简直丢尽了nBA的脸!被希腊队那帮名不见经传的家伙打得满地找牙!要我说,就是因为他们太迷信那些花里胡哨的战术,忘了篮球最根本的东西——对抗和意志!”
胡比·布朗摇了摇头,纠正道:“查尔斯,希腊队能赢美国,绝不仅仅是靠意志。他们的团队防守、战术执行力,以及帕帕卢卡斯和斯潘诺里斯在关键时刻的发挥,都非常出色。而且,你注意到没有,即便是美国队,老k教练在某些时段,也尝试了让勒布朗·詹姆斯或者卡梅隆·安东尼去打四号位,组成更具冲击力和空间感的小个阵容。这也是一种趋势。”
“小个阵容打四号位?”奥克利瞪大了眼睛,“那篮板怎么办?内线防守怎么办?难道指望那帮瘦得像竹竿一样的家伙去跟沙奎尔·奥尼尔或者蒂姆·邓肯肉搏吗?简直是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