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甩手掌柜”的进化论与教练的“怪圈”(第3页)

 “背锅侠”型教练: 有些教练,从上任的第一天起,似乎就注定了要为管理层的无能,或者球队阵容的缺陷而买单。他们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但最终还是难逃……下课的命运。

 这个联盟,对主教练的要求,太高了。

 你需要是战术大师,是更衣室领袖,是心理按摩师,是媒体发言人,甚至……有时候还得客串一下球员的“保姆”。

 而且,你必须……赢球。

 赢球,是硬道理。

 赢球,能掩盖一切问题。

 赢球,能让你暂时保住饭碗。

 王宇航庆幸,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算不错。

 两连冠的履历,以及在山猫队展现出的那种近乎“点石成金”的能力,让他拥有了其他教练所不具备的底气和话语权。

 这也是为什么,他敢向孟菲斯灰熊队,提出“篮球事务最终决定权”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

 因为他知道,只有拥有了足够的权力,他才能将自己的篮球理念,毫无保留地贯彻下去。

 只有将球队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才能真正地去……创造奇迹。

 “管理……”王宇航的指尖,在光滑的办公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他想起了一些nBA球队,那些因为管理层混乱、权力斗争、或者老板的胡乱指挥,而导致球队常年积弱不振的例子。

 比如……嗯,某些身处大苹果城的球队?

 或者,一些球队,明明拥有天赋异禀的球员,却因为教练和核心球员之间的矛盾,或者更衣室内部的派系林立,而始终无法形成真正的战斗力。

 球队的管理,球员的磨合,未来的定位……这些,都是比单纯的战术设计,更加复杂,也更加考验一个领导者智慧的难题。

 孟菲斯灰熊,这支全新的球队,未来也一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新秀的成长,需要时间。

 老将的状态,需要保持。

 不同文化背景的球员,需要磨合。

 赢球的喜悦,需要分享。

 失利的痛苦,需要共担。

 而他,作为这支球队的掌舵人,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在战术板上运筹帷幄。

 更需要……去平衡,去沟通,去激励,去……凝聚。

 这,或许才是“主教练”这个词,更深层次的含义。

 王宇航深吸一口气,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他喃喃自语,“那就好好地走下去吧。”

 他相信,凭借着他两世为人的经验,以及他对篮球这项运动的深刻理解,他一定能带领孟菲斯灰熊队,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成功之路。

 甩手掌柜?

 不,这只是表象。

 真正的掌控,是润物细无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