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斯台普斯的“怪物”们(第3页)

 

杜兰特的心猛地一沉。

 

攻防转换,快船队进攻。

 

格兰杰没有持球,而是进行无球跑动。他先是利用奥卡福的掩护甩开了杜兰特,然后又绕过布兰德的二次掩护,跑到了另一侧的底角。

 

马布里的传球恰到好处地送到。

 

格兰杰接球,甚至没有调整,直接起跳出手。

 

杜兰特拼了命地从掩护中挤出来,飞身扑过去封盖,但还是晚了一步。

 

“唰!”

 

三分空心入网。

 

从无球跑到接球出手,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一丝多余的动作。

 

格兰杰回防时,从杜兰特身边跑过,什么也没说。但这种无声的“教学”,比任何垃圾话都更让杜兰特感到难受。

 

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一种来自同位置、同类型球员的、全方位的压制。

 

第一节比赛结束,35:20。分差被进一步拉大。

 

杜兰特在场上的4分钟里,3投0中,一分未得。

 

他走下场,一言不发地坐在板凳上,拿起毛巾盖住了自己的头。斯台普斯球馆里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此刻听起来是那么的刺耳。

 

他第一次,对自己的得分能力,产生了一丝怀疑。

 

“只是投篮,是赢不了这种级别的对手的。”他脑海里,突然回响起了阿德里安·丹特利的声音。

 

他掀开毛巾,抬起头,目光再次投向球场。

 

他看到快船的替补席上,一个穿着1号球衣的年轻人站了起来,准备登场。那是今年的14号秀,尼克·杨。一个和他一样,以得分为天职的球员。

 

他看到王宇航教练正走到战术板前,开始布置第二节的战术,眼神依旧平静,似乎并没有因为大比分落后而慌乱。

 

他看到自己的队友们,马克·加索尔、赛迪斯·杨,虽然同样沮丧,但眼中并没有放弃。

 

“是的,只是投篮,是赢不了的。”杜兰特在心中对自己说。

 

他想起了那份“组织前锋计划书”,想起了丹特利教给他的那些脚步、控球和节奏变化。

 

那些东西,不是为了让他投进更多简单的球。

 

而是为了让他,在面对像今晚这样艰难的困境时,能有除了投篮之外的、第二种、第三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他深吸了一口气,心中的迷茫和沮丧,渐渐被一种新的觉悟所取代。

 

第二节,当王宇航再次喊到他的名字时,杜兰特站了起来。

 

他的眼神,已经和第一次登场时,完全不同了。

 

如果说第一次,他想的是如何用得分战胜对手。

 

那么这一次,他想的,是如何用“篮球”,去战胜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