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平和生活(第3页)

 “清丫头说想开猪场,让咱回家帮她养。”王娥把姜以清说的话向张翠芸重复一遍。 

 张翠芸一听完,嘴巴就忍不住分泌口水了。 

 “咱开猪厂呀?” 

 “那以后是不是就有吃不完的猪肉了?” 

 “对。”姜以清重重点头。 

 她越想,越觉得开猪厂是个不错的投资选择。 

 整个潞安区,就市区里有一家大型肉联厂,供应着市区、以及周围大大小小十几个县城的猪肉。 

 前两年不许乡下随便养猪的时候,姜以清经常手里握着票都抢不到一斤猪肉。 

 也就是这两年放宽了农村养猪的限制,经常有乡下来的个体户在农贸市场卖猪肉,这才能时不时在农贸市场抢到肉,打打牙祭。 

 但即便如此,你若是没提前付钱预订,也没早早过去排队等候,那也是经常十去九落空的。 

 这种情况说明啥? 

 这说明猪肉市场供需极其不平等,卖猪肉很有搞头呀。 

 姜以清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想开厂赚钱的信念了。 

 她激动的看向王娥,“大伯母,您跟二伯母就跟我合作开猪厂吧。” 

 “刚好咱猫儿岭也是个有山有水的地方。” 

 “回头我就回村里找村支书批场地,等场地批好,猪崽买好,咱们就直接开干呀!” 

 “行。” 

 侄女儿说要开猪厂,那王娥就立马给予回应。 

 虽然不懂为啥突然要开猪厂,但清丫头打小就聪明,现在更是赚钱给家里买了电视,所以清丫头说啥她都信。 

 不过应完她又有些迟疑了,“清清,我们跟你回家办猪厂了,那你爸这边的生意怎么办?” 

 “哦,那让我爸改行开饭店呀。” 

 “刚好咱养的猪,出栏后都卖给他。” 

 “这一边养,一边杀,又一边送入饭馆儿的,猪的一生在咱手上完成了闭环呀。” 

 王娥不懂啥叫个“闭环”,但不妨碍她连蒙带猜的理解了姜以清的意思。 

 猪在他们手上,可不就了解完一生了嘛。 

 也挺好的,正好一事不劳二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