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资金从哪里来

“更好的办法?”

 

楚辰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都是一脸的迷惑。

 

但是,楚辰脸上的自信和语气中的坚定,却又让众人不自觉的想要相信他。

 

“是的,更好的办法!一方面,是不能放弃田赋,但是要彻查土地数量,重新分配土地,将农民的生产活力给激发出来。”

 

“田赋征收的好处,显而易见。就拿我们隔壁的倭国来说,他们每年5449万两财政收入中,有4275万两是土地税收。但是大清去年的财政收入明面上虽然有8235万,但是田赋收入只有3286万两。大清的土地总额在八亿多亩,可是倭国只有七千多亩。也就是说,倭国以大清十分之一的土地,贡献了比大清还多的土地税收。”

 

“这里面,一方面是因为倭国为了富强,对农民征收了重税。另一个方面,就是大清的土地使用效率太低!曾经的满清贵族以及官员地主,占据了大片土地,但是却丝毫提不高效率。连年的战争和灾害,使得大片的土地无人耕种。比如浙江,将近三分之二的土地,因为太平天国期间的战争而被废弃,山、地、田、荡抛荒达到11万顷。”

 

“所以说,我们进行土地改革,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而后分发给百姓,只要交够国家的土地税收,其他全是自己的!这样的话,农民的活力就会被充分调动,他们巴不得地里能长出更多的粮食。到时候我们再将科技进步而发明出来的脱粒机、蒸汽或者内燃机动力的绳索牵引梨、收割机等机器设备,推广应用。土地的使用效率将会大幅提高……”

 

楚辰连绵不断的发言,让在场的众人从开始时的怀疑,迅速转变为彻底相信楚辰。

 

因为他所制定的土地改革政策,并不只是因为“民生”这一个虚词,而是真真正正的对于农业方面的发展有过思考!

 

郭嵩涛等人看向楚辰的眼神,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个楚辰,不光对于工业、军工、军事非常懂,就连农业方面,竟然也如此精通!

 

“不对啊楚辰,你不是说有好办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开辟荒山、改革农业工具、发布《农学报》宣传农业等方法,这些都是农业上的。你的好方法,就只有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