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耳熟的声音(第2页)

 可短短八年时间,能起到的效果又能有多少? 

 特别是北方地区,几乎可以说是百废待兴,许多地方的百姓至今都混不上几顿饱饭。 

 眼瞅着就要到年关啦,富人是开心,反正不愁吃穿,尽情展望新年,新年新气象…… 

 可是穷人呢? 

 年关那就是生死关! 

 他是皇帝,再怎么样也不会冻着,富家大户都有钱有炭也不会冻着,寻常百姓呢?连饱饭都没几顿的劳苦大众? 

 进山砍柴取暖? 

 北方诸省一马平川,哪来的山? 

 就算是有山大部分也都是有主的,旁人想进去砍柴,想都不要去想,最多也就能拾点碎木头枝子,可那顶什么用? 

 朱元璋不是没想过办法,开国时他就专门下了旨,要求全国有五亩地的自耕农,至少要种植半亩棉花。 

 有十亩以上就要翻倍! 

 为的就是能让棉花这种御寒宝贝能普及开,能让劳苦大众能在寒冬之中暖和一点,不至于冻饿致死。 

 可北方初定,被饥饿折磨了几十年的百姓,有了田地第一反应都是种粮食,实在是不想再挨饿,那滋味太难熬…… 

 况且就算棉花种的足数,分到每个人的身上又有多少? 

 面对寒冬足够吗? 

 还有大雪,朱元璋清楚的记得,他当年遇到过的一场大雪,鹅毛一样的大雪只半夜就把房子都压塌了。 

 不得不防…… 

 这还只是民生的一些事,除此之外还有更多其他事务,这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他怎么能有心情吃饭? 

 “放着吧,等到晚上热热留给咱吃,反正都是进咱肚子。”说完朱元璋放下看完的奏折,在末尾批红后又拿起新的一份奏折。 

 “陛下!” 

 白苟扑通一声跪下,磕头说,“奴婢斗胆,皇上还是吃一些吧,但奴婢实在是心疼主子。” 

 “皇后娘娘本不让说,可近些日子您政务繁忙,导致食宿一直不安稳,皇后娘娘知晓以后心疼,所以今天特别去田里择菜下厨,就想着您能热乎的多吃点。” 

 “陛下,就算您再有烦心事,看在皇后娘娘面子上吃一些吧。” 

 “不然菜凉了,您一点不动皇后娘娘心里得有多难受……” 

 “咱妹子做的…………” 

 说到皇后马秀英,朱元璋手上的动作立刻就慢了下来。 

 视线从奏折上面移开,看向旁边放着的三个家常菜几个馒头,还有那碟酱黄瓜,都是自己爱吃的。 

 而且一看就知道不是徐兴祖那个黑心厨子做的。 

 饭菜的香味飘过来,顺着鼻子吸进去,本来因为诸多事务而生出的些许烦躁,都直接消散的一干二净。 

 “拿过来,拿过来,是咱妹子做的你个狗东西不早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