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批注(第3页)

再加之文曲星老爷北迁时,都携带着大量的的家财,到了地方以后也立刻开始置办田产,土地,房舍,作坊……

利用自身的人口优势,开耕播种,生产交易。

慢慢的居然帮不少北方府县,焕发出了一丝丝生机,让更多百姓看到了希望。

现在马世龙手中这折子,就是在向朱元璋汇报这件事。

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称赞当时陛下与靖远侯决策之高明。

不过作为被夸赞的对象,马世龙看着这份折子,脸上的神情却是不见一丝愉悦。

当时他选择用这办法,最主要的目其实还是打击舞弊之风,同时让那些南方士子知道朝廷的决心,分设南北榜分别取士绝不更改!

若有人还胆敢对此动心思,那就自己掂量掂量自己究竟几斤几两。

当然,马世龙事先也有想过,强行迁移更改户籍的士子,对于北方行省而言究竟有何益处。

可是益处背后呢?

这世上就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事情!

“写!”

马世龙将折子推到一旁,那个专门给他代笔的小太监面前。

小太监闻言,连忙将折子扶正,不敢多看上面任何一个字,执笔在空白处预备着。

“奴婢听着呢,还请侯爷示下。”

在心里错了措辞,马世龙便直接开口,让小太监在折子上批注,写下他对此事的看法和意见。

文曲星老爷们心思不纯,所行诸般事从短期来看,对朝廷而言确实有利,但若不加以管控治理,极易滋生祸患。

有钱,有人,还垄断了知识。

北方诸省又是一片凋敝,百姓困苦生存困难。

各种因素结合到一起,容易产生什么?会引起什么样的结果?

马世龙并没有让小太监写的太明白,点到为止,似明非明,这折子最后是要给陛下看的,以陛下的才智肯定能明白他的意思。

而且马世龙非常清楚,让陛下自己明白,比他写明白效果更好。

也更能让文曲星老爷们化作大明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