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发现:三柱石

第286章 发现:三柱石

 

利玛窦来到华夏后,游走于士大夫阶层。

 

在这一阶层中,建立了良好的声誉与关系。

 

“士大夫阶层?呵,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张金堂冷哼一声。

 

到了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华夏的京城已经有200多人成为了利玛窦的信徒。

 

其中,公卿大臣占据了绝大多数。

 

在这些人当中,最为有名的,也是对利玛窦传教事业及其它帮助最大的,乃是徐光启、李之藻与杨廷筠。

 

这三个人,又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圣教三柱石”。

 

说到这里的时候,妘建民停顿了一下。

 

“对于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这三个人,我想你们是陌生的吧?”

 

叶红兵、张金堂跟陈香三人纷纷点头。

 

李南星与初洛雪对视一眼后,也点了点头。

 

“好,那我先讲讲这三个人,然后再说一下,我在看到这一段的历史记载后,与当时西方的情况做了个比较,发现了很有趣的事。”

 

“非常有趣的事。”

 

“徐光启,明朝万历时期的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卧槽,这么大的官儿?”张金堂咋舌道。

 

“废话,官不大的话,怎么接触到很多别人接触不到的东西。”

 

“比如呢?”张金堂问道。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二郎,这跟永乐大典又有什么关系?”李南星也来了兴趣。

 

“老爹,听我慢慢讲,然后我再说说我的分析。”

 

“成,你继续。”

 

“万历三十一年,在利玛窦的游说下,也可以说是忽悠吧。”

 

“徐光启加入了天主教,成为了一名信徒,而且还有一个教名,叫做保禄。”

 

“自此后,他跟利玛窦的交流,那不可谓是不多。”

 

“徐光启这个人很厉害,对于天文、历法、数学、测量、水利,都非常的在行与精通。”

 

“李之藻,也是万历年间的进士,是一位明朝时期的科学家,他比徐光启晚7年加入天主教。”

 

“李之藻与利玛窦的交往甚密。”

 

“他曾经跟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历算。”

 

“有趣的是来了,徐光启与李之藻,都跟利玛窦学过数学,而且还翻译了西方的数学书籍,《几何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