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孤身遗留白龙洞(第2页)

 我有一种习惯,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注意一路上的东西,留意一些特别的作为参照物。 

 然而,这一次,走到这里再也看不到心中暗记的参照物了。 

 我又试着走了一阵,洞内更加狭窄,根本容不下人通过了。 

 我只好返回原路,很快又来到我和阿牛厮打的地方。地下被我俩打断的石笋残肢还在,可是,物是人非,刚才还气氛热闹的场面,转眼间只剩下我孤身一人,心里好生沮丧凄凉。 

 “噗噗噗”几声好似什么鸟类飞过的声音从头顶掠过,声音稍纵即逝,都来不及辨清它从何而来,去往何处,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鸟在洞内生存吗? 

 我极目四眺,希望找到哪怕是一条有生命的虫子也觉得是一种安慰,可是,我失望了! 

 我泄气地坐在一个较大的石笋上,仰头张望,满脑子的幻想,希望奇迹发生,希望师傅师叔马上会出现在我面前,然而失望大于希望! 

 突然发现,头顶上有个地方似乎有些特别,我将火把凑近细看,好像是个被人堵住的洞口。 

 我将火把插在石壁上,一块一块将洞里的石头取出,不久便出现一个能容人弓着腰进入的小洞。 

 眼下,来时的路是找不到了,其它的岔洞也是断头路,现在唯一的选择只有寄希望于这个洞了,说不定从这里就能出去。 

 这是一条更加难走的小洞,地上乱石遍地不说,最难受的是一直弯着腰走路实在是一种憋屈,只有走一段路又坐下来。 

 走了好长一段这种艰难的路程,在经过一段上坡路后,前面终于变得比较宽敞,至少来说再不会弯腰行走了。 

 难得有点好心情,肚子也饿得咕咕叫,这时才想到身上带有干粮,遂坐下来解下背包。 

 这是今早师娘为我们三人准备的麦粑,鸡蛋,可惜带的水己喝完,只有干咽吞下了。 

 肚儿填饱了,心也有了点底气,眼下没有其它人可以商量,只有凭自己的能力去闯了,但脱离了师傅的管束,反而有点随心而动的自由。 

 还好,这一路走来还比较顺利,偶尔有几个小岔洞也凭着经验判断没有走冤枉路。 

 正暗自庆幸时,又一阵翅膀拍打飞翔的声音掠过,这一次我终于听清楚了,声音来自我钻入小洞的那个方向。 

 火光中看见几个小黑点向前方飞去,我尾随其后,希望能发现点什么。 

 这时,路面稍为平坦,比先前那段弓腰驼背的路好走多了。空间越来越大,感觉有些空旷,似乎进入了一个大厅。厅里正中央有些石桌石椅。在大厅的一角有一个貌似棋盘的一块地,旁边有一水井,石壁上一股冒着水泡的泉水缓缓注入井中。 

 那“棋盘”里面沟壑弯曲,而且还有少许水渍。 

 这不就是曾经看过的一本书上记载的流杯石吗! 

 初中时老师曾讲过,古时的文人骚客们常常吟诗作对,饮酒高歌,他们发明了一种游戏。 

 这种游戏就是,将盛满酒的酒杯放入沟里的水中,杯随水走,酒杯流到谁的面前停下,此人便吟诗作对或饮酒高歌。想象中古人用这种高雅又文明的方式玩乐不知比现代的麻将纸牌文雅好多? 

 据说,曹魏时在洛阳御苑中叠石建造的“流杯石沟”或“禊堂”,应是最早的事例。沈约哎宋书.礼志》叙述此说:“魏明帝天渊池南设流杯石沟,燕群臣。”稍后,梁朝萧子显撰《南齐书.礼志净引述西晋陆机说:“天渊池南石沟引御沟水,池西积石为禊堂,跨水流杯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