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武圣长鲸归海

第177章 突破通窍三境,博州行军道大总管 岚

第177章突破通窍三境,博州行军道大总管岚州大都督定秦侯郑均!

永昌朝廷的声势虽然大不如前,但毕竟也是中原正统,永昌帝的诏令下达,自是布告天下。

尤其是在永昌帝刻意为之的情况下,更是很快就朝着大江南北传播了过去。

而传输信息也是有时效性。

康乐郡郡守府中,郑均并不知晓自己已经在永昌帝、秦王那里挂了号,他还在令冯贺这个监军修书报功,刻意夸大其词,报了个杀两通窍斩首三万、俘虏六千,溃兵不知几何呢。

斩首三万,足够牛了,一定能让永昌皇帝眼前一亮!

郑均在心中想着。

自镜渊之战后,已经过了六日。

这六日来,倒是没什么大事。

只是将这些俘虏妥善押送回了博州康乐郡罢了。

来时只需一二日,归时则需六七日。

毕竟是押送俘虏,一旦速度快了,很容易出现俘虏溃散,从而冲散军阵的情况,尤其是郑均只用了两千一百人运送四千五百多的战俘。

这可直接是一倍人,而且不少战俘还是都有战斗力的。

而对于郑均的命令,冯贺自然不会拒绝。

冯贺乃是神武年间的进士及第,文采自是过关,他立马便挥毫笔墨写了一篇战报。

不过当他写完,亲眼见到八百里加急的传令兵迅速行离之后,倒是心中多有忐忑不安,不由低声询问郑均道:“将军,如此夸大战果,是否有点……”

当然,冯贺也不是纯洁的小白兔,什么都不知道。

他自然是知道谎报军功这种情况。

但是,

这次谎报军功的对象,可是皇帝陛下啊!

冯贺胆子小,顶多倒倒信息差,欺骗皇帝还是头一次,这能行吗

“不谎报军情,怎么升官发财怎么骗军功、骗丹药、骗银子、骗粮草”郑均似乎对此事并不是十分担忧,而是直接张口说道,“大家都在谎报军情,你不谎报岂不是说明你不重要”

没有杀良冒功、吃空饷、喝兵血,是郑均最后的温柔。

而且相比于某些明明败了却说自己赢了的将军,郑均稍微起码还赢了呢!

这功,就该谎报!

说罢,郑均感叹道:“看遍诸史,人中龙凤尚且举步维艰,我等鱼目又岂能尽如人意一生顺遂。”

“世间万千,皆逃不过名利二字,无名无利,就算有本事,也成不了大事。”

郑均现在是一个合格的封建军阀了。

自己手下已经有十万弟兄等着修行、等着吃饭。

一郡之地,顶多供养三五万的军队,供养十万大军,那可是会让百姓民不聊生的。

如今郑均的军队一部分是平章郡、康乐郡供给,另一方面也是博州直接调款滋养,因此郑均目前有一个致命缺陷:无法自给自足。

因此,郑均现在急切的想要摆脱这个困境。

虽然现在看起来,他和蔡家那是你侬我侬,不分彼此。

但终究还是有区别的。

一旦未来某一天因为某些事情翻脸,断了自己的粮草,难道要让自己麾下的将士们饿肚子不成

所以,郑均需要扩张领土。

向博州那是蔡家的地盘,现在毫无征兆的翻脸,无论是名是利,都不利于自己。

那只能向岚州扩张了。

不过,若是想要扩张,也是需要师出有名,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在如今这个纷乱大世,很容易当出头鸟,被人群起而攻之。

毕竟他只是通窍武者,并非元丹武圣,还不能以一己之力抗衡四方。

因此,若是自己战功卓著,有朝廷的官职在身,那就名正言顺了。

所以,郑均现在的想法,就是用房家作为自己升官发财的垫脚石,慢慢掌握岚州。

这才是郑均当下的目的。

所以,稍微谎报一些战功,也无伤大雅。

“接下来,就可以考虑趁着房氏大军还未抵达,将镜渊郡团团围住,将郡城之下的各县百姓迁走,填补严廷郡……”

郑均在心中暗忖。

掠夺人口可不单单是蛮夷南下时会干的事儿,在彼此征伐之时,各方势力也会去干。

毕竟人口,就代表着劳动力。

而严廷郡如今正好十室九空,有大批空地急需耕种,自然需要抢人大战了。

至于百姓们背井离乡是否有所怨言……

大部分,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毕竟岚州未被张本功洗劫,大周天下八百甚至将近九百年的岁月,已经足以让土地兼并极其严重。

去了严廷郡,反而有大片农田能够耕种,自然是好消息了。

至于未来占领镜渊之后,镜渊郡该怎么办

自然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战争,自然是代表着人口急剧下降。

郑均能够做的,就是让自己统治区域中,民有所居,居有所安。

见郑均如此,冯贺也不敢多言其他,当即拱手称是,接着便低声问道:“将军,那四千多的俘虏该如何处置,可是要依照惯例,编入军中”

“不妥。”

郑均摇了摇头,眸光一凝,张口讲道:“这俘兵经审讯,多是岚州的州兵和宁远、濯龙、巴塘三郡的郡兵,并没有来自镜渊郡的,我军想要打到这几个郡县还算是比较艰难,让他们编入军中,在对阵同乡时,许会生变。”

“便编入屯田兵列,和康乐军一起,去康乐、严廷二郡种地吧。”

“诺!”

听到了郑均的吩咐之后,冯贺当即拱手称是,接着便迅速离去。

而在冯贺离开之后,一旁的卢承弼立马就顶了上来,神色肃穆,对着郑均低声道:“主公,有一件消息要知会您。”

“何事”

郑均一边望着地图,一边随口问道:“等会儿你去通知一下独孤愿,让他多写几封书信,劝一劝独孤景,秦王毕竟是乱臣贼子,且麾下通窍战将十余人,他在秦王不过寻常将领,若是肯降,便是我郑均之下第一人。”

说罢,郑均又持续道:“不过我也清楚,独孤愿写了也是白写,让你去独孤愿营中也学机灵点,带着穆哈努尔一起去,让他用北戎话翻译一下,让独孤愿麾下鲜卑骑兵也多写点。”

如果能够不动刀兵就拿下镜渊郡,郑均还是十分乐意的。

他也不介意给独孤景一些优待。

毕竟自己这边如今除了自己,就没有第二尊通窍武者了。

那六扇门的金章巡捕虽然对自己表达善意,但那也是明显投效的是蔡家。

而蔡家的蔡静伏名义上是来帮自己做事儿,其实也就是在长阳郡把自己替换了出来,让蔡静伏去长阳郡硬抗魏王麾下大将傅毅飞。

“是。”

卢承弼点了点头,刚准备离开,忽然想到自己不是来说这个的,当即又道:“将军,陈郡守汇报,近期在关中、岚州等地,有关您的传闻甚嚣尘上,据说已经传到了今州御林军众……”

“什么传闻”

郑均对此浑然不知,只是随口问了一句。

在郑均看来,这传闻的含金量不大,与其关心这个,不如关心一下待会儿炼化那狐狸妖丹,再研究一下碎玉门的玉匣子里开的那枚丹药究竟是什么东西。

郑均现在要做的,就是突破通窍三境,偿还预支的神通,提升自己的实力,尽可能在愈发汹涌的争斗之后,彻底站起身来。

“他们都在传,说将军您……”

卢承弼神色古怪,但还是张口说道:“说您大破秦军二十万,斩首十数万,杀得整个镜渊郡几为白地,杀得羡江之水为之断流!”

郑均:

郑均愣了片刻之后,才缓过神来,不由重复一句:“杀得镜渊郡成白地,杀得羡江之水为之断流”

“是的。”

卢承弼点了点头,他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这个战绩,实在是有些太过于耀眼了,任谁听了都会发愣很长一段时间,怀疑自己听到了什么假消息。

但这个消息,又不是己方散播出去,而是敌方散播出去的。

这算什么事儿

哪儿有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儿啊

难道是主公这一仗直接给岚州人打的心怀恐惧,战战兢兢,以至于神志不清,开始胡编滥造了吗

而郑均也是愣了一瞬后,立马意识到了一点问题:“这个消息传的很远吗”

“主公,陈郡守麾下的暗探们禀报,这事儿简直是天南海北,咸使闻之。”卢承弼道,“听闻如今正在今州永定郡交战的天子都知晓了此事,遣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来宣读旨意。”

司礼监掌印太监,乃大内十二监之首,素来有‘总管太监’一称。

在神武皇帝一朝时,还曾经出现过了元丹武圣境界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彼时太监权势高涨,权力可与宰相匹敌,有‘权过宰辅’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