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武圣长鲸归海

第179章 孤注一掷,斩杀房彦!

第179章孤注一掷,斩杀房彦!

一个柔情似水,一个暴烈如火。

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尤其是清宁郡主,还带着哭腔,一直在念叨什么‘父王要知道此事,必杀汝’之类的威胁话语。

只能说还是太年轻,毛都没长齐。

这玩意儿只能增加情趣,并不能起到威胁作用。

至于杨潇,则是配合多了,除了生涩一些,样样都好。

甚至还帮忙劝清宁郡主。

和她们两个一起,倒是显得更加轻松一些。

如今自己的四个女人。

蔡安筠,小绵羊一个,老夫老妻了,吹气还是会脸红。

卢清仪,反差女,虽然挺开心的,但她就好像是银行里的业务员一样,天天催着你办业务,有点烦。

杨潇、李昭婉不必说。

至于那所谓的邓氏、范氏,尚且未曾见面,不值一提。

今日春光明媚,郑均也要关切正事,便立马来往至郡守府中,打算展开今日例会。

郡守府中,一如上朝时一般,当郑均踏入府中之时,众将群臣早早在此等候,见郑均入府,众将当即齐声拜道:“拜见大都督!”

“嗯。”

郑均微微颔首,然后十分自然的坐在了主位之上,抬眼一瞧,便见高礼山竟然也参与了此次会议,登时一怔,接着便笑道:“来人,为高内相搬座。”

“大都督抬爱。”

高礼山也是露出了一抹油腻的笑容,对着郑均客气的拱手道:“咱家并无军职在身,陛下那边跟咱家提过了,今州局势紧绷,便让咱家留在大都督这儿,应对月余之后再回今州效力,如今大战在即,一切皆由大都督吩咐。”

郑均见此,不由心中暗忖:‘还不等我挽留,他便主动留下,这是何故莫非这高礼山,还有什么永昌皇帝的旨意’

郑均的脑海之中不禁想到了不少案例。

就比如比较著名的大唐节度使,以宦官当监军,甚至还有太监掌兵权的例子。

这永昌皇帝将高礼山派到这儿来,莫不是就是要行这‘监军’之事

虽然郑均的军中,已经有一位监军冯贺。

但冯贺这哪儿是监军啊,已经彻底变成郑均的形状了,根本不能有效对郑均进行监督。

虽然郑均之前一直想要希望高礼山留下,但那也只是因为高礼山是通窍武者,能够分担自己的压力。

但如今,高礼山却主动留下,自然引起郑均的警惕。

‘这永昌皇帝好不爽利,之前广封节度使的举措,稳定了一番江山,让不少家族都没有明确谋逆,甚至还有蔡家这等主动归顺之辈,这等举措还叫我以为他是一尊厉害的君王。’

郑均在心中暗忖:‘却不曾想,永昌帝做事儿竟这般丑陋,先是让那杨潇、李昭婉予我,使我不得与魏韩二王合谋,如今又让高礼山在这儿,显然是担心我与秦王又合谋,或者我有不臣谋逆之心……’

这永昌帝还真猜对了。

郑均确实没有什么忠贞的想法,甚至可以说是‘不臣谋逆之心’许久,但问题在于现在的郑均不可能和永昌帝分道扬镳。

天下纷扰,永昌皇帝现在手里只有直隶、彭州、半个楚州这些实际控制区域,云州、宣州、肃州、陇州、杞州、凉州、青州、绍州、平州、益州等地只有表面臣服,实际上还是在坐山观虎斗。

譬如云州的燕王、肃州的赵王、青州的齐王、陇州的晋王以及楚州的楚王……他们没起兵,也是因为各式各样的外敌元素。

燕王于北戎,赵王、晋王于西狄,齐王于秦存海、翟谦,楚王于梁、吴。

因此,真正和永昌皇帝有关系的,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封在江州北部的越王以及博州的蔡家了。

如此一来,永昌皇帝虽然实际控制区域比较不错,但正好处于整个天下的中央位置,腹背受敌,而郑均同样如此。

而且郑均不仅如此,其余诸多势力,多有元丹武圣,郑均如今只是通窍三境,尚且还不能做到自给自足。

在如此情况下,郑均只有疯了、傻了才会反叛谋逆,和自己背靠背的‘盟友’,能够给自己一个大义名分的皇帝撕破脸。

所以在郑均看来,永昌皇帝让高礼山来当自己的监军,只会让他感觉不爽、不悦,并不会让郑均有什么‘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感觉。

他的想法只是‘永昌皇帝闹麻了’。

不过闹麻了归闹麻了,郑均还是微微一笑,对着高礼山道:“既如此,那便继续军议吧。”

说罢,郑均也不再关注多出来的高礼山,心里已经打算将这位通窍二境的武者当成骡子来用了。

“独孤愿,你对岚州熟,说说目前岚州的局势。”

望着在场诸将,郑均直接开始点名,将来自岚州的独孤愿给点了出来。

独孤愿如今被郑均封为镜渊郡尉,当然也只是遥封,毕竟镜渊郡还没打下来呢。

这一战,郑均还是打算主动出击。

虽然天下都在传言,自己打垮了岚州二十万大军。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充其量只斩了五千人,并没有对岚州造成什么伤筋动骨的杀伤,对方还是能够组织起十数万人的进攻。

甚至,郑均还怀疑,秦王李恂也派了援兵过来,自己面对的军队之中,多半会有一支来自秦地的百战精锐。

真正的精锐。

只不过,这个消息自己不会讲出去,也没有必要讲出去。

这种事情若是讲了,那可真是纯粹的动摇己方军心了。

现在要做的,是不顾一切,迅速完成出兵准备,趁着岚州房氏反应不及,一拳打过去,打他个措手不及!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而听到了郑均的吩咐之后,独孤愿当即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目前的相关军情。

岚州有八郡。

为渔涟、宁远、镜渊、巴塘、广平、紫阳、安龙、新驿,除了这八郡之外,还有州治所在的岚州城。

目前正向面对的,便是镜渊郡。

镜渊郡后,则是渔涟、宁远、巴塘三郡,己方如今面对的军队,也是多数要来自这三处地域的。

至于其余四郡,距离较远,尤其是紫阳、安龙、新驿三郡,这三郡更加靠近直隶地区,这三郡的军队将会出动,与秦王遥相呼应,一同夹击京师。

若是说对手还有谁,或许就是广平郡了。

渔涟、宁远、镜渊、巴塘、广平五郡,镜渊郡自是不必多言,尚且有独孤景这一名态度比较暧昧的通窍武者所在。

而宁远郡如今坐镇的乃是房家通窍三境武者房彦。

巴塘郡的郡守,乃是通窍初境的张文,是为房家女婿,为房家一系的通窍武者,自会全力支持房家。

广平郡郡守赵东来,为通窍二境,此人善于骑墙,并无明显党派倾向,但会碍于岚州房氏的威压,出一些兵马过来。

至于渔涟郡则完全不同。

渔涟郡郡守卫图,通窍二境,乃是大周忠臣,出身关中贫苦,一家田地尽数被秦王府所兼并,走投无路之下投了军。

因其长相俊朗,被选拔为羽林卫,被神武皇帝夸赞了一声‘英武了得’后受重用。

不过十五年的时间,便从一个炼血武者走到了通窍的境界,因此对神武皇帝尤是感激,也十分敌视秦王。

在秦王谋逆之后,第一时间宣布要征讨叛贼,同房家打了两仗,皆败,如今龟缩城中,不敢冒头。

听着独孤愿讲述着岚州的情报,郑均微微颔首。

这情报,十分重要。

重要到甚至于将各郡有多少郡兵都给标注了出来。

譬如渔涟郡,先前两次大败,渔涟郡的郡兵死伤惨重,如今守城不过四千余众,而包围渔涟郡的岚州兵,数量足足有四五万之众。

而宁远、广平、巴塘,也各自屯兵二三万之众。

至于镜渊……信息缺失,没有信息。

郑均自然知道,这消息是独孤愿通过独孤景而获取的,这独孤景就是最大的骑墙内应,正如楚汉争霸时的项伯。

属于楚胜受功,汉胜封侯。

不过郑均也没多说什么。

他此时就需要这样的骑墙内应。

“必须要出战,救援卫图!若是渔涟郡的卫图被灭了之后,岚州郡大概在五六日便能从渔涟、镜渊、宁远三郡交接的潭县进入镜渊,那里只有一支三万人的守军,我军若是主动出击,攻击其兵力薄弱之处,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

郑均长呼了一口气来,张口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此地敌军被我们歼灭之后,我们也可以长驱直入,直接攻伐渔涟,与卫郡守兵合一处!”

“如此,破敌十万众,足以打疼岚州兵了!”

听到了郑均的话语之后,在场众将不由一怔,徐天方小心翼翼地说道:“大都督,如此发兵岂不是太过于冒险了些……”

“岚州四郡之地,兵马足足有十余万之众,我军先击岚州的潭县大营,需击溃一支三万人的军队,然后再击渔涟郡,那里足足有四五万众,倘若耽搁时间,被宁远的房彦、渔涟的独孤景袭击后方,又被巴塘的张文、广平郡的赵东来接应,我军必然陷入苦战。”

“甚至一着不慎,全军覆没都很有可能。”

徐天方很是小心。

他曾经乃是县里武馆的武馆主,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有参与这等大型会战的一天。

尤其是他手下如今可是足足有两万兵马,更是忐忑。

而他更加恐惧的是……

他的能力似乎有些不太能够驾驭这两万兵马了。

“莫慌。”

郑均微微一笑,摆手以对:“独孤景、赵东来,皆骑墙派,并非房氏心腹,他们怎么会倾巢而出,损害自身利益那张文虽是房家女婿,但只是女婿而已,张文本身便同房家的态度冷淡,房家当初嫁他的不过是庶女,并未重视,若是救援,也不太会尽心竭力。”

说完,郑均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不过这都是假设,战场之上,局势稍纵即逝,若是不把握好卫图卫郡守这个点,一切都晚了。”

“若是想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必然要出奇谋,然后才能加以正合!”

郑均的声音铿锵有力,他的脑海之中已经有了一个蓝图:“此战,需要大量斥候,尤其是岚州籍贯的斥候,此事便需要独孤郡尉麾下的鲜卑骑,与各军军中来自岚州的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