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武圣长鲸归海

第241章 西狄请降(第2页)

 但无论是他还是郑均都很清楚,这陇州的大小郡县任命权纯粹废纸一张,赵炜经营陇州这么多年,而且趁着天下大乱之时,又替换了不少。

 就算是大汉中央任命官员又如何?若是地方不配合,也只是傀儡罢了,这位庆王始终还是地头蛇。

 陇州,也只是名义上是大汉疆域罢了。

 如今凉州李诨心思不对,所以郑均干脆让赵炜过去,和他狗咬狗去。

 逼迫李诨去进攻杞州,若拿下已经失陷的杞州,那么就挪挪地儿。

 李诨为西域都护府大都护、杞州牧,坐镇杞州,李氏移居杞州,为杞州地头蛇。

 而赵炜则是前去凉州坐镇,给他们战术换家一下。

 至于陇州?

 自然是自己全盘吃下了。

 对于郑均而言,能够暂时压服,郑均也不想动刀兵。¨衫*疤/墈¢书_旺\ ,勉′费+悦-读*

 毕竟在那些天下雄关、大城之中,若是一个元丹武圣铁了心死守,那不得打个几年?

 对于郑均而言,此刻最重要的已经不再是争霸天下了,而是不惜一切代价,让自己早点达到元丹巅峰,以此来预支‘天下主’法相。

 甚至于,如果现在有人给出郑均能够抵达元丹巅峰的灵丹妙药,郑均直接将大汉皇帝这个皇位给让出去,然后立马出去找个犄角旮旯闭关,直到元丹巅峰再出来。

 这皇位,只是暂时借给他们罢了。

 等自己预支了‘天下主’法相,打天下不是平推?

 所以,管他们在干嘛呢。

 自己只需要修行就行。

 现在当皇帝,也是更容易收集自己想要的资源罢了。

 一旁的女官闻言,立马听了个仔细,当场去传太监拟诏。

 至于武黎扬很识趣的离开肃州之事,郑均也是知晓,他也早已任命徐世茂督肃州诸军事,为肃州道行军大总管,统兵三十万,驻守肃州。

 而处理完小事儿之后,蔡安筠眨了眨眼睛,立马如蟒蛇一般绕了过来,对郑均柔声道:“陛下近日修行,都将宝库里的资材消耗的差不多了,如今没了修行资材,陛下……”

 蔡安筠牢记兄长之前传递的消息,想要尽早诞下龙嗣。

 所以自郑均凯旋之后,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近乎夜夜缠着郑均,翻云覆雨,就想要诞下皇长子,让母族有个支持的对象。

 只不过可惜的是,肚子不争气呀。

 不过蔡安筠倒也没有太过于失望。

 武道修为越高,越难诞下子嗣,这事儿十分正常。

 而神武皇帝当年之所以能够诞下如此多的子嗣……

 这其中的原由,蔡安筠便不知晓了。

 蔡安筠不知晓,但郑均很清楚。

 神武皇帝,自然用了非常规手段。

 神武皇帝名义上是在生儿子,其实是在去除‘杂质’。

 神武皇帝成道之前,修行的功法太多,杂质太多了。

 因此才将这其他异样真元或者本质给排出去,进而度给各个子嗣。

 郑均其实也可以这么做。

 若是郑均登临法相,太虚凝玉篇的碎玉真元便是无用杂质,郑均便可以将这碎玉真元凝聚的‘碎玉本性’发射出去,诞下子嗣。

 而这子嗣,虽然继承了郑均的‘杂质’,但却是万中无一的修行天才。

 日后若是不出问题,伴随着皇室的资源,成就元丹不是大问题。

 如今这天下诸王,多是如此。

 这也是为什么只有神武皇帝的儿子能够成就元丹,而其他诸王之中,也就出了越王这一个非嫡系元丹王爷。

 郑均也可以这么做,但他不会这么做。

 因为他还没到‘法相’呢。

 这么做,岂不是自废修为啊?

 法相之前,就顺其自然吧。

 有就有,没有就算了。

 郑均也不怎么在乎。

 “陛下~”

 蔡安筠软糯的声音自郑均耳畔传来,郑均抬头凝望,一时之间又来了兴致,当即挥了挥手。

 凤藻宫内各级女官自然心领神会,纷纷告退。

 而后,寝宫中尽是旖旎。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翌日大殿之上,郑均召开了一次早朝。

 满朝文武,对郑均行三叩九拜。

 说起来有些可笑,此刻都已经是武德二年了,这还是郑均除了登基那几天之外,头一次正儿八经的上大朝。

 不过满朝文武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毕竟自前魏的时候,皇帝就不怎么上大朝了,有什么事儿都是和六部商议,全面进入‘嘉靖化’。

 毕竟皇帝是修行者,大臣们也是修行者。

 每天都上朝,多耽误修行啊?

 所以皇帝不上朝在此方世界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只要别学万历不管事儿,连官员递补都不管就没事儿了。

 郑均今天来此,也是心血来潮,打算开启大汉第一次科举取仕。

 第一次科举,还是要重视一下细节的,这也是郑均为什么来开第一次大会的原由。

 大殿之上,金碧辉煌的殿柱映照着晨光,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肃穆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