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烽火狼烟!敌袭(第2页)

大沽口要塞很大,虽然称之为一个战略要塞,但是实际上,它的阵线很长,延绵数公里。

叶之城麾下最精锐的部队——雄武军,由协参将马良昆领衔,战斗力最猛。

大沽口要塞的关键位置,矗立着两座卫城,分别驻扎着两千人。

就像牛头的两个犄角,顶在大沽口的最前面。

整个大沽口要塞的正前方,都在威远大炮的进攻范围。

所以,

大沽口的防守,堪称固若金汤。

想要强攻拿下大沽口,没有超过两倍以上的兵力,想都不用想。

自从兵部叶之城大将军镇守大沽口要塞以来,他就知道任务艰巨,特意加固过防御。

为了提升战斗力,他更是将精锐都布置在最重要的地方。

在两座卫城内,原本只是驻扎了两千人,现在增加了一倍的兵力。

叶之城心里非常清楚,西洋联军一直叫嚣着要攻打大乾王朝,这一战无法避免。

至于亨特率领两万西洋联军,驻扎在边渡租界,只不过是为了试探。

所以,

叶之城并没有太着急。

现在大沽口要塞十万驻军还没有整编完成,很多战略物资还没有配置完成。

缺粮啊——!

叶之城现在最头疼的是十万人的吃喝问题,他只能到处协调物资。

争取西洋联军一个月后发动总攻的时候,物资到位后,能够狠狠的痛击西洋人。

有了大沽口固若金汤的防御,他相信西洋联军就算发动总攻,也讨不到什么便宜。

马良昆是兵部叶之城麾下的一员猛将,一身功夫可是‘铁骨暗劲后期’境界。

他能成为协参将,凭借的可是一身真本领。

在整个兵部,马良昆的勇猛都是出了名的。

自从驻扎在大沽口要塞之后,马良昆则是镇守大沽口最重要的地方——塘沽口岸!

叶之城知道马良昆勇猛有余,但是智谋不足。

所以,

他担心马良昆被西洋人激怒后乱了方寸,特意委派了谋士徐文阳协助。

雄武军有了马良昆和徐文阳两人,一文一武,成为了叶之城大将军麾下最强的一支军队。

接到兵部叶之城大将军的通报,马良昆对西洋联军驻扎在边渡租界,不以为然。

根据之前得到的消息,西洋联军总攻时间在一个月之后,现在绝对不是总攻时间。

所以,

马良昆派出斥候部队在塘沽口岸的外围刺探军情后,并没有过多的提高警戒。

十一月七日!

塘沽口依然按部就班的开始训练。

士兵站在瞭望塔上,对着前方看了看。

随着天气变冷,雾气多了起来。

在清晨的朝阳下,有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塘沽口前方几公里之外,刚好是一个小平原,而塘沽口就像是一个葫芦口的位置。

这地方易守难攻,这也是为何马良昆对驻扎在边渡租界的西洋联军不以为然的重要原因。

雄武军可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战斗力绝对不差。

甚至不少精兵,都与西洋联军有过交锋的经验。

如果是在海岸边,无险可守,以西洋人的舰船大炮,雄武军的确挡不住。

西洋联军的舰船火炮,威力非常大。

他们停靠在海岸边五公里之外,用火炮能将岸边的一切防御工事给摧毁。

但是现在塘沽口岸的附近,可是有大沽口的一百门威远大炮,让西洋战舰不敢靠岸。

所以,

西洋联军想要攻破塘沽口岸,一路打开大沽口的防御阵地,就看他们的命够不够硬。

雄武军的精兵们,铆足劲想要给西洋联军一个教训。

塘沽口的瞭望塔上。

负责放哨的士兵,抬头看向远处。

东方大白,只见几公里之外的烽火狼烟点燃。

那是斥候点燃了烽火狼烟。

轰轰——轰轰——!

接下来,

只见几公里之外的另外烽火台,都点燃了烽火狼烟。

在瞭望塔上负责警戒的哨兵,看到这一幕后,彻底惊呆了。

这一刻,

在刚刚消散的雾气中,黑压压的西洋联军,手中端着火枪,井然有序的往塘沽口逼近。

发动进攻了!

敌袭!

瞭望塔上的哨兵,赶紧吹响号角。

嘟嘟——嘟嘟——!

一时之间,

古朴而又沉闷的号角声,在整个大沽口要塞的上空回荡,让人压抑。

这一刻,

大沽口要塞附近生活的老百姓,听到号角的警报声后,紧接着抬头看到远处的狼烟。

一时之间,

所有的老百姓都往大沽口要塞内涌入进去。

在塘沽口的防御工事上,雄武军的士兵全副武装的列阵。

火枪都架在城墙工事的上面,同时将火炮架起。

在防御工事的两侧,还有大乾王朝以前远攻利器弩弓,上百把弩弓全部绷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