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军工体系的起步(第2页)

 所以,李亦选择了更为简单粗暴的做法。

 直接从华国引进一整套的产业,并配备其基础技术人员。

 对于逐年都在进行钢铁减产的华国来说,无论是产业上还是技术上的优势都很大。

 别说是支援区区一个钢果金炼钢了,就算是整个阿非里加都不成问题。

 同时,李亦还打算从华国进口一批钢铁。

 毕竟,总不能等钢果金炼出“本地钢”了,他再去建立军工生产车间吧!

 总而言之,和很多后发国家一样,自己的要搞,别人的也要引进,印证着学习进步。

 抄袭这事,在国家发展大计上,只要因地制宜,便不可耻。

 解决完钢铁产业的事,便是军工厂的事。

 李亦的步子迈的很大,常规的手枪步枪他要,rpg、迫击炮、火箭弹他也要。

 总的来说,是从轻武器开始布局,力争迅速点亮单兵武器科技树。

 和钢铁产业一样,建设军工厂所需要的人才,钢国金同样没有。

 而解决的方法,李亦这次玩起了创新。

 “我们将使用招标的模式,和外企合资建造初级的军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