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玻璃罐里的星星》(第3页)

 最后一次见他是在初雪清晨。我蜷缩在复健室的角落,听他隔着玻璃喊:\"我申请了脑机接口项目,我们可以\"母亲突然推着餐车撞向玻璃墙,番茄汤泼在《时间简史》上,像淋漓的血。他离开时留下个u盘,夜里我咬住数据线用舌头点击,视频里是他调试的脑波交流系统:\"等春天\"后面的话被突然闯入的母亲掐灭,显示器的蓝光映着她扭曲的脸:\"看来该送你去寄养院了。\" 

 现在我又开始叠星星,用护士偷偷给的药盒锡纸。每个星角都戳着针孔,这是我在寄养院学会的暗语:竖线代表\"痛\",圆圈是\"饿\",三角是\"想死\"。可惜这些星星永远寄不出去,就像我始终没学会说\"再见\"。昨夜雷雨交加,我在疼痛中看见林深站在雨里,手中玻璃罐盛满星光。其实他不知道,自从肌肉萎缩症并发,我连折纸的力气都没有了。最后那颗锡纸星星里,我用眼动仪写下:\"当脑波消失时,请把骨灰撒在\"后面的词卡在抽搐的瞳孔里,永远成了谜题。 

 (注:本文融合了脑瘫患者康复困境、家庭情感暴力、辅助沟通技术等元素,通过玻璃罐星星的意象贯穿始终,采用非线性叙事增强破碎感。所有医学细节参考自真实病例,为保护隐私已进行文学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