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金车?(第2页)
“这个三视之图有什么好处?”
欧冶子渊给陛下解说这一技术在寺工各个部门应用的情况,着重提出,只要工坊有相应的技术,只要送一套图过去,哪怕远在大海之滨,也可以就地交给当地工坊进行制作,一辆辒辌车6000多个零件,只需要几只箱子就可以把全部图纸送去,节省很多人力,制作的效率也大为提高。即使接到图纸的工坊不是从事车辆制作的工坊,也可以参考图纸进行制作,可以说非常方便。
张诚觉得这些话有些不妥。果然,陛下接着问:“我大秦弓弩天下至强,这样说来,如果九江郡薛郡的工匠也能制造了?”九江郡是楚国故地,薛郡是齐鲁故地。欧冶子渊和寺工令都开始擦汗。
“既然如今已经拥有了如此详尽且重要的图纸,那么对于这些珍贵资料的妥善管理便成为了当务之急。朕认为此事应当交由御史大夫负责制定一套完备合理的管理制度。要明确规定清楚,究竟哪些类型的图纸能够广泛传播至天下各个工坊,以供工匠们参考借鉴;而又有哪些至关重要、涉及机密核心技术的图纸必须严格限制其流传范围,仅能留存于咸阳城内,由专门机构保管守护。
务必条理清晰、分类明确,绝不能出现丝毫差错与疏漏。同时,负责制造兵器及各类器械的寺工也必须深刻领悟并牢记这其中的关键要点以及轻重缓急之分,从而确保整个国家的军工生产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既能充分发挥先进技术带来的优势,又可有效保障国家安全不受任何潜在威胁之影响。”皇帝面色凝重地说道。
营造法式送来了,一整个大箱子,图纸用整张的宣纸绘制和题写说明,装订成厚厚的几大本图集。皇帝一边翻阅一边听寺工令的讲解。柱子如何做、如何确定标准,宫室屋顶如何搭建,工料如何计算,工费如何计算,确实都写的清清楚楚,这套营造法式确实是大秦的一项重要科技文化工程。始皇帝听着听着,最后双手合拢,十指纠结,问了一个炸雷一样的问题:“朕的地宫,也造了图纸吗?”
现场几人如遭雷击。
“陛……陛下……”寺工令当时就说不出话来了。
“陛下,上宫、神道、阙楼、牌坊确实都有制图和用料记载,以备后世维修养护,但地宫并未制作图纸。”技术总负责的欧冶子渊好歹是有经验和知道轻重的,在寺工上下兴致勃勃的开展制图运动的时候,对秦始皇的陵寝做了特别的安排。陵寝的地宫是帝王长眠之所,你制作精细的图纸意欲何为?但是寺工确实绘制了一些不同等级的墓室建造图样,作为档案,以备后世营造参考。此刻却并没有提及这些。
只见始皇帝微微眯起双眸,凝视着眼前之人,他那原本紧绷着且略带怒色的面庞此刻稍稍有所缓和。然而,他那低沉而威严的嗓音却依旧未变,仿佛整个空间都被其气势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