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蒙氏教育(第2页)

挨这一顿揍,张诚并没有什么怨言,毕竟这是这个时代的规则,自己也是过于大意了,一直装一个小孩子,装的时间太久了,这才弄出了这么一场无妄之灾,是的,拒绝读书写字并没有那么必要。而蒙恬,他是真的会杀人的。只不过蒙恬到现在为止对自己并没有真正动杀心而已。

就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做一个秦国人吧。学着秦国人的样子在军队里先混着,不要胡思乱想。

被人抬着回来,当然会颜面扫地,但是张诚对这个并不在乎,再怎么说自己就是一个孩子,被大将军教训了一顿,也不是多么丢脸的事儿,阿q一点,还可以说你想被大将军教训都没那个资格。

好吧,很疼。

母亲也是真心疼自己,说起来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直表现得很乖,母亲都从来没有揍过自己呢。却被一个丘八给揍了!

几天里张诚坚持赤裸着屁股和后背。都是浅表皮外伤,只要不感染,这样开放着创口更有助于愈合。实际上也确实因此伤口好得很快。第二天伤口就结痂了,三五天后,张诚就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了,在村子里走了一圈,示意自己没事,安定下众人的心。也利用这一点时间,再次巡视了一下张村相关的产业。

车辆厂因为不断接到政府的订单,业务规模越做越大,不得不扩大了工匠的队伍,高奴县不少村镇的男丁都来这里做工。也因为车辆厂的订单多,配套的供应、物流也越来越大,张村就成为高奴县全新的一个交易区,村落外面已经渐渐形成了一个市集,销售各种货物的都有。张村的人再也不用熬夜驾车几十里跑到县城里去赶集了。需要什么,每天只要走出村口,就什么都能买到。

张村自己就已经有了全新的街镇的氛围。

近几年张村烧砖、烧炭,砖瓦房盖了不少。张诚带领一众匠人实验拱券结构的建筑,已经可以用砖砌跨度很大的房屋了。最早的砖窑还只是土坑,第二代的砖窑就已经是拱券的砖结构建筑了,而目前的第三代砖厂则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群,可以容纳数百人运进运出砖坯。一窑生产几十万块上百万块砖都没有问题。和秦国地方大多数的砖是青砖不同,张村的砖主要是红砖,这是因为红砖生产成本更低一些。天量的红砖也让张村大多数家庭都搬进了红砖房。红砖房更耐用,外观看起来也更美气。红墙绿草,这个村子有一种格外的辉煌富贵之气。

从咸阳回来以后,在扶苏的许可之下,张村建造了自己的铁作坊。但是这面的炼铁作坊和咸阳寺工的不一样,没有去建造成排的土窑,而是建立了几个规模更大一些的土高炉。土高炉顶部循环投料,底部使用焦炭和风箱加热,温度大幅度提高,铁熔融程度更高,在底部出铁口有一个活门,打开后铁水流出,进入高炉下方的铁水池。由于在投料中就已经加入了石灰石等还原剂,因此这种铁水的除碳效果非常好。

铁水具有很好的铸造性能,可以直接铸造农具,稍加打磨就是非常好的工具。

这些高炉的建造、炼铁工艺的改善,得到了随扶苏一同来到上郡的治粟内史、寺工的官吏和工匠的支持,专业人士介入到张诚推动的技术改造中,让现场的铁作坊少走了很多弯路,而在张村铁作坊的各种实验成果,也通过这些官吏传回到了咸阳,进而推动了咸阳寺工的作坊技术革新。当然,寺工的规模大、既有的作坊体系庞杂,这种革新不是一刀切进行的,而是一点一点引进、升级、示范、推广的。推广的效果是,咸阳寺工也能生产出更高产量的生铁,同时焦炭在咸阳开始大规模生产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