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张村产业版图(第2页)
墨家非攻,所以设计了很多攻城防守的器械。说墨家猥琐,只是和秦军大开大合的风格相对比而言。实际上,秦军在攻城的时候最讨厌的就是遇到墨家子弟。有墨家守城,就总会拖延时间增大伤亡,但是攻破墨家守城后,秦军的报复也是很残暴的,因此也传出墨家守城,秦必屠之的口号,让战国末年,墨家参与守城的时候,首先就面临守城方官员和百姓的抵制。
这也是秦人刻意造成的印象,是一种阳谋。
再次登临村中的了望塔上,俯视四野,田野一片葱绿。远处河滩旁也设立了工坊,山坡上有工匠在伐木,斧头和双人锯推拉,一棵巨树不消片刻就被砍伐下来。然后巨木顺着山坡滚动到山脚,在现场就被剥掉树皮,再拖到河这岸的木料厂,一层层叠放整齐。
“那些树要露天放置一年以上时间,让它内部干透,才好使用。树皮就直接送到河边的浸泡池,浸泡软烂后,可以用来造纸。”
“木材放在那里,要是外敌来侵,岂不是可以用作工程器械?”扶苏道。
“那就只好放一只火箭,烧掉了事了。”张诚撇撇嘴。木材放在村外,确实有这种风险,但是和村里的人反复商量规划,也只能如此,主要是巨木沉重,搬运不易。就只好在村外就近处堆放,在木材厂设置了一个简单的工坊,可以把巨木裁切成为各种尺寸,再运输才方便一些。当然,如果有机械,有蒸汽驱动的锯木机床,处理起木材来就更方便了。
看张诚这样说,扶苏也就没话了,从塔楼走下来,扶苏习惯性的去拨弄楼下的一个悬吊的青铜筒子,一推之下,响起清脆的钟声。
“是铜钟?”扶苏问。
“啊,只是一个示警的东西,不在礼制范畴之内,不违制的。”张诚赶忙解释。这个铜钟做成筒状,就是为了和礼制的钟鼎区分开。
钟声响了,村民纷纷从自己的家中走出来,往塔楼这面看,几个青年还兴奋的取了长枪往这面跑。
“无碍的,无碍的,是公子扶苏来检查我们村的防备情况!”张诚大喊,又觉得这一幕似曾见过。
接下来扶苏依次参观了铁厂、蜂房、车辆厂、泥叫儿作坊和手套作坊。
泥叫儿作坊的生意大不如前,随着市场趋于饱和,销量也少了很多。虽然还能维持运营,但是张诚估计早晚会有一天这个小玩具不再具有什么竞争力。玩具这个领域还是挺有趣的,市场大、利润也不低,制作通常又简单,如果不做泥叫儿了,用什么代替品继续支撑大秦玩具市场呢?张诚一时想不出来。风车?竹管人?竹蜻蜓?张诚都认真的想过,但是想来想去,这些玩具都存在着不能模具化、不能流水化、容易仿制的问题,也就暂时搁置下了。
现在村里的女人们,主要的收入还是缝制皮手套;村里的男丁主要的收入是制作车辆。至于村里的孩子,很多孩子靠着侍弄蜂箱,赚到自己的零花钱。养殖蜜蜂确实有一定风险,但是上一代的毛孩子们已经探索过了,传流下来一套完善的操作工艺给弟弟妹妹们,这些弟妹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张村的蜂箱现在已经超过一千个了。这些蜂箱一年能提供5万升蜂蜜,单靠这笔钱,张村就永远是整个秦国北方最富裕的村庄,而许氏商行靠着蜂蜜这一项,也成为整个大秦最有名的商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