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借水为兵(第2页)

 楚军的斥候就比较潦草,只对正面战场做了简单的侦查,只看到潍水河水位下降,说是韩信步兵可以直接步行涉水渡河,却并没有探究水位下降的原因。龙且也没有去深思为什么水位会忽然下降。甚至齐国当地的部队也没有人怀疑潍水河为什么在雨季的九月会出现断流,没有人想到有人会用河水作为武器,毕竟之前从来没有人做过。

 阻断河水的作业,难度还是比较大,钉木桩搬扛沙袋也很辛苦,但是比起在战场上损兵折将,这点付出算是什么?

 韩信军队做出了准备徒步渡河的准备和气氛,龙且则抢在韩信兵渡河之前,列阵渡河。毕竟打破敌人的节奏,就能掌握战场的先机。兵书上是这样说的,项羽是这样说的,以往的战例也都是这样的。走敌人的路,让敌人无路可走。

 楚军列着方阵冲过了干涸的潍水河。

 然后韩信挥起了小旗子。

 从高密城下到潍水河上游,一个个传令兵挥起小旗子,传达着大将军的号令。旗语在战场上传讯效率很高,速度也很快,片刻时间,李左车就在上游看到了大将军的命令,然后发动士兵,去拉动木桩上的绳索。

 一根木桩、两根木桩被拔起,然后整个水坝垮塌,洪流倾泻而下,不多时,这场人造的洪峰就来到了高密城下的河段。楚兵渡河才只六成,还有很多士卒正在河道中的淤泥里拔起脚来,洪峰来了,在河床里的人就被冲卷向下游,站在河岸上没来得及渡河的被后队跟上来的士兵挤到了洪水之中。

 已经渡河的士兵开始骚乱,发现背水之战的是自己,而渡河的部队之中并没有什么重要的军官指挥,瞬间乱糟糟一阵。

 “半渡而击!杀吧!”韩信咕哝了一声,传令兵已经把军令传下去,曹参的步兵阵列向前,收割着乱军的人头。灌婴的骑兵部队侧翼包抄,把靠近河岸的乱军赶下水。

 这种人为的洪峰其实只有一瞬间,洪峰过后,河水恢复到了正常的水位,可是韩信这一侧的河岸上已经不剩什么楚军,而对岸也正在混乱之中,差不多一半的军力,在刚刚那一段时间损失掉了。军心大乱,已经无法维持正常的阵型、无法在河岸展开正常的防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