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你学的是谁家的兵法?(第2页)

 “你见过?”韩信有点惊讶。 

 “韩王成被害,我逃亡汉中的时候路过河南国雒阳,雒阳有间商铺,是诚记商行在雒阳的分号,当时在商铺里见到一位自称为蒙御寇的中年汉子,后来我猜测这人便是蒙恬。”张良自怀中取出蒙恬所赠的琉璃配饰。解说了自己在雒阳所见所闻。 

 “这倒确实是张村所产,按你的形容,这位蒙御寇大概就是蒙恬教授。”韩信点点头。把配饰还给张良。“是个信物,不过也算不得什么珍贵的东西,这种琉璃配饰,在张村是小孩子拿来玩的东西。只是纹饰大概能证明是这位蒙先生所发出来的。您没能去张村看看,还是挺遗憾的。张村值得一看啊!” 

 “齐王兵法传自蒙恬,那必定是非凡的,就不知道齐王所说,读《老子》、《庄子》能带兵打仗,这是出于什么典故?我也曾经读过老子庄子,就没发现和兵法有关?” 

 难得有人愿意和韩信交流学术,韩信也就把杂事放到一边,取出手边的庄子,来对张良说: 

 “老子说,当其无,有器之用。这句话非常有意思。战争不只是面对面的正面对抗,要寻找空间,那些没有军队部属的空间,甚至可能改变整个战争。庄子里说,可以把五石大葫芦系在腰间,就可以漂浮渡河,在阳夏我就用了木桶来做木筏运兵渡河。庖丁解牛说以无间入有隙,这句话也很有趣,寻找战场上的空缺,找到那个时间点把自己的部队放进去,只要把握节奏利用节奏,就能改变对方的节奏,赢得战争,其实在井陉口我们就是这么做的。庄子还说涸辙之鲋……这句话启发我在潍水断流露出河床,吸引楚军来攻打,再放水冲了他……”韩信侃侃而谈。 

 张良觉得韩信就是在胡扯,神特么读庄子能打仗! 

 不过细想想,韩信这几个例子,也确实和一路以来的战例多多少少都有点关系。难道他真的是这么用的兵? 

 胡扯,兵法还是兵法,这些只不过是一点微小的启发罢了。 

 “齐王解读老庄,别开生面,让人茅塞顿开,了不起!”张良言不由衷的奉承韩信。 

 “我也就是一个武人,自幼没怎么读过书,就瞎想,瞎想而己。”韩信笑道。 

 这些举例半真半假,如果庄子可以用来指导这几场作战,那么物理学和工程学对这几场作战的指导意义更大。 

 当然,关于节奏的说法,这些并不是任何一本兵书和张村大学所教授的,这里有蒙恬平时一些课堂解说和平时闲聊的点点滴滴,更有韩信几年来世间所得,治军作战,节奏非常重要,但是这些只能从实践中慢慢体会,并不是从书本上能够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