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封关(第2页)
陆贾要封锁张村经济,反倒给董翳带来了机会,接下来自己就可以做张村商品的独家代理,坐地起价做一道转手生意,这是什么?这是皇帝陛下亲自给自己送上门来的富贵啊!
张诚也是笑,董翳现在已经脱去了那个翟王的傲慢和强硬,越来越像个官场商场的老油条了,就上次王吸召欧被打的丢盔卸甲,董翳自己上门来找自己买杆棒戈首这套操作,就证明董翳已经熟悉了张村的做事风格,提出来的方案简直就是三赢!
在乱世里,张村和诚记可以在天下的缝隙中生存,冒着风险把生意做到全天下。但是一旦有了朝廷,张村就太醒目了一些。
所以张诚在项羽被困的那一天,情绪格外坏,当赵杏儿兴致勃勃开始准备大兴土木大干一场的时候,张诚的命令确是要各地分号都要做出备份系统来,把自己更多和本地的士绅、官吏、豪强绑定,建立一些本地化的机构,也做好诚记随时转入地下的准备。
在张村你能用铁甲车守城,难道在长安洛阳,在朝廷眼皮子底下,人家还弄不了你吗?
果然朝廷的打击还是来了。当发现武力解决不了张村以后,刘邦、陈平和陆贾的手段就是要斩断张村的商路——你有天下无敌的好产品又能怎样?让你卖不出去你就傻眼了!坐吃山空我看你能吃几年?
董翳带来的消息里,甚至还包括严禁粒米入张村的说法。董翳自己说的时候都笑,说刘邦认为张村既然商人多工人多,那么种田的人必定就少,因此粮食一定紧缺,再加上知道张村在战争期间一直也在各地采买粮食,就觉得张村的胃口很大,如果控制了粮草,张村就会乖乖跪下求饶。
董翳却知道,张村在外面采买的粮食,一般都就近销售掉了,张村做的其实是转手交易的钱。至于张村自己……这些年从来没听说张村缺少过粮食。即便是在大灾之年,即便要收容超过十万流民,张村也没有短少过一粒米。甚至张村养的猪,现在都在吃谷子和麦子——按照张村养猪户的说法,说这些东西喂猪,猪长得快,实际上赚钱也更多,饲养更省钱。用粮食取代杂草猪菜来喂猪,反而更省钱?这不知道是什么道理,董翳想不通,不过张村的奇事也不止这么一桩,想不通就不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