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余波(第2页)
对刘邦来说,不是不能弄死韩信,问题是,必须要皇帝亲自下令才行,乃父没发话,你们就敢弄死韩信,我看你们才是要造反的那个!
郦丞相震恐。
皇后震恐。
最为惶恐的就是陈平。
虽然廷尉最后的结论是淮阴侯被害,凶手纵火烧掉了书房,经过排查认为死者就是淮阴侯,推断这个凶手就是已经失踪的栾说。但是陈平根本不相信。
淮阴侯是百战名将,怎么可能被一个仆役轻易谋害?如果淮阴侯被害,府中不可能一点动静也没有。府中眼线那么多,怎么可能会给凶手从容杀害淮阴侯、点燃书房、从容逃走的机会?
陈平凭直觉认为,死的就是栾说,而淮阴侯,已经逃出了淮阴侯府,说不定都已经逃出了洛阳,此刻正奔赴齐国或者楚国,图谋和旧部接触。
淮阴侯这样的人,不可能甘心在洛阳做一个囚徒,在战争中起家的这些大豪,个顶个都不是安分的人!
但是如果说是韩信杀了栾说做替死鬼,然后点燃书房,逃出淮阴侯府,这个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这么多眼线关注下,韩信是怎么有时间、避人耳目做了这些事,又如何逃出去的?
怎么就没有痕迹呢?
到了洛阳以来,韩信一直躲着自己,自己也一直躲着韩信。很明显韩信对自己有怨气,那么如果韩信以自己为敌,自己怎么可能平安无事?说到诡谲手段害人,自己可能在这个天下排得上号,但是如果用暴力手段抹杀一个人、一群人,韩信才是天下第一。韩信能轻易从密探的眼皮子底下消失无踪,就一样能突破层层防卫的曲逆侯府,来到自己的面前。
而自己,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防守。
可是自己的这种担心,又不能对任何人讲。
韩信死了会引起恐慌混乱,但是如果有人知道韩信还活着,那乱子可就大了。天下重新陷入动荡都不奇怪。
和陈平一样心绪不宁的,还有张良。
张良不觉得自己和韩信之间有什么过节,也不觉得如果韩信活着会对自己如何。
最初的时候,张良是怀疑郦商动手谋害了韩信。但是想到贴身监视韩信的人是皇帝派来的,郦商只敢在淮阴侯府附近设暗哨,就觉得以郦商的能力,不可能绕过皇帝的密探刺杀韩信而不留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