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刘邦遭遇匈奴(第2页)

本来韩王信是准备抵御匈奴的,刘邦打过来,态势就变成了韩王信勾结匈奴对抗刘邦。

匈奴优势在骑兵,最擅长的是在草原上纵横。雁门关号称天下雄关,就是因为这里虽然是匈奴南下的通道,也因为这里地形复杂,并不适合匈奴长驱直入。所以少量的军队把守雄关,就足以抵御匈奴。雁门关能够抵御来自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和山海关能阻挡来自东北的鞑子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有一天,你逼反了守关的将领。让守关将领和外敌合流,就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随着汉韩之间的战局拖延,刘邦又开始不断向中原地带征兵。军队规模迅速扩大到了三十二万之多。以三十二万对韩王信的不到十万,军力上倒是有绝对的优势了,但是这个时候刘邦又苦涩的发现,昔年韩信对他的评价是对的——您只能指挥十万人。三十万军团超过了刘邦的控制能力,而三十万人马在山区的后勤补给,成了巨大的灾难。久久不能和敌军主力正面作战、后勤部卒、粮秣跟不上,这支部队维持自身就极为困难了。

战果也是有的,在铜鞮(山西沁县),汉军击破了韩国的一支部队,阵斩了韩王信的将军王喜。但是三十万大军只斩杀一名将领,这战功根本不够分配,而韩王信的主力却已经从战场逃脱,迅速撤离到雁门关外,投奔了匈奴王冒顿单于。

“汉军在铜鞮大捷,我记得你打过那里?”蒙恬捏着一份太原郡传来的电报说。商队和情报人员很难靠近到战场,就只能得到这样不完全、也不及时的战报。

“是一个小战役。当时灭魏豹之后,从汾水河谷秘密北上,避开代军主力,在邬县遭遇夏说部队,我们突袭、轻装追击、在太行山下追到夏说,在铜鞮城下活捉夏说并斩首了它。那一战主要是快,轻装追击,让他停不下来。铜鞮的地形也很局促,没办法展开大部队……”

“你行军之速,也罕有敌手。”蒙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