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天时地利人心(第2页)

骑兵这样奔跑,是在给敌人制造压力,顶不住的敌人会因此而溃逃,骑兵就能找到那个突破口,一举击破。

山上的号角响起,夏侯婴开始传令。

“守住眼前的阵线,后退者死!”

“张开弓弩,敌人靠近70步放箭!”

“弩兵成三列张弩涉及,保持射击连续不断!”

匈奴人的第一波攻击,就迎上了汉军的强弩。

所谓汉弩,实际上就是秦弩,这是这个时代整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冷兵器。

射程远、威力大、射击准确,唯一欠缺的就只是射速比寻常大弓略慢了一些。但是夏侯婴的三列射击,第一排的弩手射毕,后退装箭,第二排的弩手就前行放箭,此刻第三排的弩手也已经做好了准备。按照这样的节奏,弩兵部队有源源不断的箭矢射出。

就阻住了匈奴人试图登上白登山的努力。

汉军依山建立了防御性的营地,居高临下,弓弩射程又有加成,本来弩箭射程就远,再加上地形加成,匈奴的控弦之士所使用的短弓,在同样距离根本够不到汉军士兵,这一波进攻除了丢下人马的尸体以外,毫无进益。

“停止进攻,围山的队伍后退五十步,阻止任何汉人上下山。”冒顿单于下令。

强攻损失太大,那么就活活困死他们,就不信这支轻骑队伍能携带充裕的口粮。天寒地冻,三五天时间山上的部队就得减员一半。

敌军退去,夏侯婴又在前线巡视一圈,回来的时候面沉如水。

“滕公,有什么不妥?”陈平问。

“冻伤,士兵们冻伤很严重。很多人冻坏了手指。”夏侯婴低声说。

“冻伤?”

“我们哪里知道这雁门郡的冬天这么冷!缺少御寒之物。士兵们还要开弓射箭,已经有人手指受伤了,估计坚持不了多久……”夏侯婴一声叹息。

刘邦、夏侯婴、陈平都是淮泗一带的人,哪里见过北方这么寒冷的冬天?军需官也没有准备深入匈奴草原冬季作战的被服等等御寒之物,轻骑冒进,面对的不只是十倍二十倍的敌军,还有这该死的鬼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