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九指神盖
第9章 墨家不死(第2页)
任何学派都做不到这一点。
也正是因为墨家对统一标准、团结协作如此执着,最后墨家学派投身到大一统国家的创建过程。墨家来到秦国,融入到孝公时期的秦国之中,墨家的协作方式和组织特点,促成了成文法的普及,商鞅等人吸取了墨家的原则,推动了政治改革,法家以格外光耀的形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而商鞅所提出的社会治理原则,大部分都能在墨家体系里找到。被称为法家的商鞅,本质上是一个文笔条理更清晰的墨家而已。
而后大儒荀子访问秦国,两位弟子李斯和韩非最终都成为法家的一代宗师。
韩非为法家构筑了强大的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本质上是以儒家的陈述方式,弘扬了墨家的处世态度。韩非的法家,相当多的内容也来自于对墨家的融合。
这就是儒家的力量——儒家最善于偷家,最善于把别人的理论融入到自己的体系中,或者化用别人的理论,成为自己的一套体系。
来到秦末的张诚,在和公孙尼子、张苍等大儒的接触过程中,在和欧冶子渊这样的墨家钜子的接触中逐渐产生了一种新的看法:所谓法家,其实就是墨家。是排除了自然科学和工匠组织的那部分墨家。
墨家从来没有死,只是换了一个名字而已。
张诚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哲学家和古代诸子研究的专家,所有这些看法,更多的只是从个人视角、个人感知获得的。这样的结论拿到两千年后,大概也会被视作是异端。
不过,从这样的思考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墨家并不像一直以来以为的那么封闭、固执、倔强,墨家的精神也并没有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将天下铸造为一,实现高度组织化,处事强调流程和规则,使用赏罚来影响公众的行为……墨家所倡导的这些,用“法家”名义继续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