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宽仁(第2页)

 

“算了!刘邦的这些姬妾,还有子女,送入隐宫,给一条生路。改姓为……”扶苏忽然顿了一下。

 

改姓为什么好呢?刘邦是很喜欢给人改姓的,比如项氏一些人就被他改姓为刘。满足了他做“乃父”的爱好。按这个套路,扶苏赐姓应是赢或者赵,但是他却并不想刘邦的子孙使用这样的姓氏。他看了一眼张诚,张诚觉得汗毛都竖起来了。

 

“改姓胡吧……”话到嘴边,扶苏却给了这一一个结果。

 

扶苏对胡亥的感情很是复杂。一方面胡亥是那个断送大秦的罪人,一方面胡亥却也是扶苏的骨肉至亲。

 

刘邦的子孙改姓胡,算是续上了胡亥的血脉吗?扶苏大概并没有这样想,只是选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姓氏安给了这几个孩子,断送了他们复兴刘氏的机会。扶苏的性格总是偏向于宽仁。

 

解决了这个头疼的事儿,扶苏瞟了一眼张诚,看张诚没有什么表情。就说:“刘邦的尸首先放在这里,等下给大秦的勋贵们看一眼,算是验明正身,天黑之前就葬了吧。”

 

“嗯。”张诚应诺。尸首还有一点作用,就是给人做证据的,让没有参加昨夜未央宫之战的人,都知道刘邦确定已经死了。在这个时代,扶苏的操作已经是非常温和的了。如刘邦这样的逆贼,枭首、分尸之类的操作,都没有什么问题。扶苏甚至仁慈的给了个全尸。

 

“墓碑怎么立?”张诚问了一嘴。义帝熊心的墓碑是义帝,陈胜的墓碑是陈王,项羽的墓碑是鲁公,那么刘邦按照什么规格来做呢?张诚不如这些原住民一样熟悉这些政治套路,所以多此一问。

 

“沛县亭长刘季,还能怎么立?”扶苏哼了一声,大秦对刘邦的承认,就只能到这一步。

韩信花了半天时间从张村赶到长安,在未央宫广场降落,出示了腰牌,就要直见扶苏,却在广场上看到几具尸体,过去掀开白布,看到刘邦,韩信退后半步,发了一会儿呆,才深深鞠躬。

 

却又看到滕公夏侯婴的尸身,韩信这次大惊,仔细看过去,才又上前,整肃衣冠,在夏侯婴身体前跪下,叩首。

 

“是韩信吧?”扶苏隔着未央宫大殿的门,看到庭院里韩信对着夏侯婴的尸身跪拜。问。

 

“韩信和夏侯婴关系深厚,在整个刘邦朝中,韩信最敬重的乃是夏侯婴。”张诚解释了一句。

 

“是个忠义的汉子。”扶苏轻声说,却不知他指的是韩信还是夏侯婴。

 

稍等片刻,就有宫人入殿禀报,说门外有韩信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