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百里达(第2页)

 百里达很是忐忑。

 张诚从腰间解下那支青铜矩尺。放在桌上。

 百里达看了一眼:“这似乎是……欧冶寺工丞所用?秉直哪里得到的?”

 “您不是墨家子弟?”张诚也吃了一惊。

 “寺工多有墨家子弟,下官却不是。我……只是个小官吏而已……”百里达讪笑。

 百里这个姓氏,在大秦其实是非常响亮的。

 距今几百年前的秦穆公时代,虞国大夫百里奚被晋献公所俘获,作为女儿的陪嫁奴隶被送到秦国,又出逃楚国。在楚国,百里奚被楚王派去做养牛的下人。秦穆公对这个奴隶的才干念念不忘,就使人以五张羊皮的代价,向楚王交易这个七十岁的逃奴。回到秦国后,百里奚就直接被免去奴籍,被穆公任命为上大夫。

 说起来秦朝历代的君王,别管人品怎么样,在慧眼识才这方面,都是同时代的顶流。七十岁的百里奚入朝为官,辅佐秦王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统一西北地区,促进了秦国的崛起。秦国在这个时期称为西方大国,进而穆公称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名君。百里奚也成为奠定秦国强盛的一代名相。

 秦国的强大,是从远在商鞅之前两三百年的百里奚时代开始的。

 百里奚的儿子曾经是秦国有名的将军,叫做孟明视,也是秦国第一代称雄列国的战将。远在王翦蒙恬之前几百年。一直到始皇帝时代,百里奚父子都在宗庙配享,受到秦人的纪念。

 百里氏后人却很少有在庙堂做重臣的,据说是祖训,又或者这个外来的家族并没有真正融入秦国的贵族体系。到了始皇帝时期,百里达也只是以一个低级官吏的身份,长久在寺工府佐岗位上任职。百里氏早已衰落,先祖的荣光,并没有怎么庇佑百里达这样一个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