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移民(第2页)

汉,只是历史上昙花一现的一段碎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刘邦的发小卢绾,不舍燕王称号,又无力应对韩信灌婴的军事威逼,带着财宝和随从远遁北方,投降了冒顿单于,成为匈奴的一部分。

长江以北的五大诸侯烟消云散,中原地带的郡县更是早早归附,扶苏收复了秦始皇时代大半疆土、清洗掉了汉的痕迹。这个皇帝才开始有一点名正言顺。

赵杏儿入朝为计相。张苍升迁为右丞相,之前的萧何被朝廷启用成为左丞相,虽然职位次序降了两位,但是好歹算是在新朝廷中占据了一个高位,算是新朝和汉势力的一个妥协。

参加白马之盟的大部分人被送去国史馆,领一份数百石的俸禄。在城北区有一个专门给这些前朝勋臣的里坊住宅区,这个住宅区左右都是军营,百十号勋贵在大秦虎狼之师的看护下,过起了安全安定的生活。当然,因为在国史馆要不断回忆历史,当年起兵的烂事不断被翻腾起来,这些被朝廷养起来的前朝余孽,自己也内部纠纷不断,再也成不了气候。

不过陈平在国史馆没有呆多久,就被计相一纸调令,调入新建立的财政部,成为了一名“舍人”。职级不高、俸禄不多,但是有了一份在朝廷中工作的正式身份,也算融入了新朝廷之中。不过此时的陈平,和扶苏有好大一段距离,再难以“谋士”的身份参与军国大事。
新皇扶苏的第一任计相赵杏儿是个女流之辈。这种事儿换寻常时代,难免引起争议。但是这是新皇上台,朝廷初定,朝中势力的瓜分全在皇帝一念之间。赵杏儿又得到了帝国右丞相张苍、太尉蒙恬、中尉韩信三大巨头的鼎力支持,内有皇帝、外有三公的力挺,谁还敢对女人当官提出半分质疑?

赵杏儿力主建立的财政部,更是大量使用了原长城大学商学院的高材生,几乎脱离了秦汉制度,搞起一套全新的财务审计、税收处理、资源调拨制度,没多久,这个新生的财政部就以其专业性和高效率,为帝国带来勃勃生机。也让长安、关中、黄河流域、乃至齐楚等地的仓廪丰足,让皇帝有余力施展自己的政治理想。赵杏儿以九卿之位,却赢得了朝廷上相当大的发言权。

夫妻两侯,也成为大秦朝堂上的一个异数。

韩信以中尉之职,兼任镇军大将军,领十万军马、中军营设在陈县,震慑淮泗一带。压制了全天下最不稳定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