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我们的土地(第2页)

 简单的办法,虽然看起来流血多一点,但是能带来一个非常长久的和平。

 这些不说秦音的人繁衍生息发展下去,如果他们接受了秦的制度、技术、文化,如果他们自身内部统一起来,以后会带来多少麻烦呢?

 “一代人十五年,两代人三十年,三十年内,所有人都要能讲流利的秦音,大部分人要能够识字,所有地方都要按照秦人的习俗,男耕女织,所有人要穿衣服、住在固定的房子里、听从官员的管理……一言以蔽之,什么时候他们和秦人看不出分别来,这个地方的治理才算是合格。”

 张诚平静的说。这段话每个字看上去都文质彬彬,背后则是鲜血淋漓。

 最近受到儒家的影响比较多,抡语翻得勤了一点,戾气就比较多。

 侦察的旋翼机,从岭南的天空上飞过,一块一块地区在绘制空中鸟瞰的地图。也标志出那些越人的聚落。

 相当多越人没有鞋子穿、没有衣服穿,只能用纹身代替服装,很多越人不是住在房子里,而是住在山洞里、住在树上。

 越人也不像秦人楚人这样,以耕作为生,很多人实际上靠着渔猎、采摘来生活。即便和楚人接壤的越地,搞一点耕种,其方法也非常粗陋。

 “我们要送文明过去,用文明教化他们,有什么不对?”

 “教化不是我们兵家的事。我们击败敌人的军队、斩首敌人的君王,就算是全胜。”

 “全胜的标准要调整,我们不是要摧毁一个地区,而是要长久统治一个地区,总要让它有生产能力,平衡财务,帝国才能长期治理那里……”张诚对征服的理解和蒙恬并不一样。“大将军前脚消灭了那里的军队,后脚回朝那里再次叛乱,那就不叫全胜……”

 蒙恬坐在台阶上,岔开双腿,望着远处的树林。

 “这一战并不容易。没有赫赫之功,却有无尽的危险。”

 “所以大将军一定要亲自带兵去,而不是推给韩信是吗?”张诚也在蒙恬身边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