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烈火炼心(第2页)

“放火是一门学问。”韩信说。

这句话听起来古怪。如果廷尉在这里,廷尉一定会说,放火是一种罪行。

但是对韩信来说,放火确实是一门学问。韩信一生用兵,在用水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却鲜有使用火攻的战例。唯一一次用火,是在洛阳为了脱身制造了一次粉尘爆炸。

韩信不爱使用火攻,一体方面是当初技术条件所限,并没有旋翼机和煤油这样的工具技术。二来也是因为战场用火,涉及到的因素更为复杂。风力、风向、可燃物体的数量种类、敌我两军的位置、周边地形等等,总之火攻比水攻更难控制、更复杂。

蒙恬这一战发挥了火攻的全部优势,战场处理的极为简单粗暴。

秦军完全没有考虑风向、敌我军队位置、纵火区域可燃物分布这些问题,直接旋翼机升空,三个波次8万斤火油、4万斤炸药包投放,靠在自己军营一次打出隔离带避免火烧到自己,就简单解决了纵火的几个要素。

至于这火势最后有多大、火势是否会蔓延,是不是会持续数月不止,在战区乃至占领区造成多大损失,蒙恬根本就没考虑。

与其说没考虑,不如说蒙恬就想放纵这场大火,如果这一场山火能一直烧到番禺,甚至烧光整个百越地区,蒙恬也不怎么在乎。如果一把火就能解决百越战争,蒙恬宁可带领大军驻扎在横浦关下,等着这场火烧光。

之前韩信的战争,都只是在中原地区,战区的土地、人口、财物都是战争所必争。消灭敌人的同时,还要尽可能保存财产和人口,这才有大量战利品可以分配。

而蒙恬,根本不在乎战区的一切,这一支秦军就只是要打到大海之滨,把代表大秦的黑旗插上每一块土地,至于战区成为焦土?南国这么潮热,下几场雨,过上几年,自然就能长出草木来,草木灰是最好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