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赵佗:自信与自疑

逃亡的赵佗队伍在密林中行进速度挺快。

 

六头巨象,在原始森林中生生的踏出一条路来。开路巨象之后,才是赵佗座驾的巨象,巨象背上,是一座装饰奢华的象轿。贴金的轿子四面覆以纱帘,不仅能防止蚊虫,还能让轿中人有充分的隐私。在这样的象轿上,你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有人看到。

 

事实上,赵佗的象轿里,几乎总有姬妾陪伴。所以密林旅行,在普通人是一种艰难的体验,对赵佗这个南越王来说,只不过是把宫廷生活搬到野外来罢了。

 

百越地区气候温暖、草木繁盛,野生的大象众多。百越人也早早就开始驯化大象。

 

自古,百越的贵人就有乘坐巨象的习惯。大象是一种很好的座驾,象背开阔平缓,大象步履矫健稳定,乘坐大象比骑马要轻松的多。贵人们乘坐大象的时候,还要使用象鞍或者象轿,就更加奢华舒适。

 

大象也是百越地区常见的一种畜力。大象体重大,载重能力同样强大。百越人在森林中伐木,巨木用大象拖曳才能搬出原始森林。无论是人还是牛马都做不到这一点。

 

能骑乘、能驮运,大象自然也可以用于军事。百越的王者和大部落有驯化和使用战象的传统。成群的战象威武强大,在战场上破坏力极强。

 

大象皮糙肉厚,寻常的弓弩和矛戈很难对大象造成实质伤害,对上秦军的步枪,大象其实是相当有优势的。

 

赵佗在番禺城墙上看到秦军的战斗方式和战力。以赵佗领兵半生的经验,一见之下也对秦军战斗能力有清楚的判断,赵佗当时就觉得,虽然秦军装备精良,但是在正面战场上,秦军方阵部队对战象也没有什么优势。

 

但是蒙恬不讲武德,在大江中央开炮,这种远程攻击,再厚皮的大象也只是当靶子挨揍而已。更何况秦军的炮弹连岩石城墙都能轰塌,何况战象?

 

所以虽然象军对秦军有优势,但是在番禺城一来是象兵数量不够,二来对水上的跑船,象军也被克制,所以赵佗也没有搬出象军这样的大杀器,而是将王宫所拥有的乘象作为开路者,带着自己的财宝和女人们从原始森林穿行而过,前往骆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