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贵人的委托

名动天下的侠客朱家,心机才能并不只是搞起一个码头上的脚行这么简单。

 

张诚曾经有一句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得多、见得广,人就有不凡的见识。朱家在秦末乱世,曾经为成百上千的人摆平纠纷,心机见识远远超过那些粗笨的脚夫。绝不仅仅是个脚夫的头头那么简单。

 

每天在洛河码头上,和库房、船家、商家、工坊打交道,垄断了洛河码头上的搬运业务,朱家已经弄清了巩邑进出码头的货物,对巩邑的财富有了非常透彻的了解……甚至可以说,除了洛阳县令和洛阳县丞这两位大官,整个洛阳没有人比朱家更了解巩邑这些工坊一年能创造多少财富,全天下也没有几个人比朱家更了解,巩侯的财富到底有多少。

 

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大数。

 

超出了朱家所知道的数字计算单位。

 

知道张诚有钱,却不知道张诚这么有钱。

 

深夜里,朱家坐在洛阳一座高大房屋的屋顶,遥望星星点点灯光的巩邑,那里有一座住宅的灯光尤其明亮,那就是巩侯在巩邑城中的宅邸。

 

所有人都知道,巩邑就是巩侯的城,城中大大小小的工坊,巩侯都是背后最大的股东,看起来巩侯过着非常简单的生活,但是他可真有钱啊!

 

比朝廷中的三公九卿还要富有。

 

甚至比皇帝还要富有。

 

如此巨大的财富,享有这份财富的人却只有几个:巩侯老夫人、巩侯、巩侯的一对子女。

 

那一处宅子,连仆役都没几个,巩侯出入宅邸、进出大学,身边连个像样的卫队都没有。

 

那么小的一座宅子,里面该是如何奢华呢?他的钱都藏在哪里呢?

 

朱家忍不住会这样想。

 

但是这种事情只能想想,想也知道,如巩侯这样的彻侯和富豪,他的财产一定不会是埋在地下的铜钱窖,更多的一定是不动产,可以搬动的铜钱黄金珠宝,甚至都不足巩侯财产的百一。当然,根据朱家的测算,这个百一也已经是一个令人咋舌的大数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