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九指神盖
第149章 铁蒺藜
在营地周围撒铁蒺藜,是守营的常规操作。可以防御骑兵,还可以防御摸营的斥候。
之前在南下丛林中,大军驻营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
铁蒺藜是铸铁件。很便宜。
巩邑生产的铁蒺藜跟不要钱似的。这东西甚至不需要什么品控,也不用什么物勒工名,四根尖刺的铁蒺藜,生不生锈不在乎、光不光滑不要紧,甚至连是否锋利都不是很重要。
就是标号最低的铸铁,锤子一敲就碎的那种。
比废铁渣贵不了几个钱。
已经成了军中的标配。随便撒出去,不在乎能不能回收。
连运送都采取最简单的包装——用粗麻袋装,铁刺都刺出麻袋,风吹日晒雨淋的,都没关系。
不怕生锈。
这东西撒到哪块地上,哪块就是人类禁区。就能把地撂荒。不过经过很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淋,这些铁蒺藜最终会散成红褐色的粉末,混在这南国的砖红色泥土之中、富养其上的各种作物。
比地雷还是人道的多。
之前投石机抛出去的也是铁蒺藜。是在前锋营正前方的通路上再次铺洒一遍。
这是这次对战中,唯一有效阻挡了象军的东西。
再不尖锐的铁蒺藜,也耐不住万斤的巨象踩踏。
大象只是皮厚,不是不怕疼。
理规则永远是有效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巨象踩踏之下,那几枚铁蒺藜以巨象之力刺入巨象足底。即便是巨象也耐不住如此的力量、如此的疼痛。
当场就溃了。
物理规则是有效的,惯性导致狂奔的巨象继续滑冲,撞在了锋矢阵上。那个刚刚开始懂得物理学知识的年轻士兵,就这样失去了生命。
物理学在收割战场上的每一条生命。
物理学没有任何感情。
锋矢阵上,数十名士兵在这第一次冲击中失去了性命。
但是整个锋矢阵并没有垮掉。哪怕有恐惧,训练得来的肌肉本能,阵型自身的逻辑,更多的战士立定在原地,死死握住自己手中的长矛。只要顶住第一波冲击,剩下的交给身后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