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普法
岭南三郡,相当于帝国四分之一的领土。
在另外的时间线上,赵佗父子祖孙盘踞割据南越近百年。大汉和南越反复拉扯多次战争,最后才收复岭南国土。
所获战利品:象牙、犀角、珍珠、琥珀、香料、金银无数。
大约十分之一二的南征军就地编入当地治安军,其余的,随大将军北上回朝,接受陛下的检阅和封赏。
蒙恬所部军队行动迅速,军事行动也非常残酷。火炮、火油破关破城,阵地战屠灭战象,杀伤越军无数,杀伤土着士兵更多。
战争期间,南越丁男死伤超过一成。
丁男大量死伤,必然会导致南越农业衰退,经济萧条,也不知多久才能恢复。
不过南越的丁男减少,来自北方的退伍转业士兵和移民涌入,南越地区在相当一段时间并不缺少男性。新生人口数量也不会有大幅度下滑。
军人北上,行政干部南下。
皇帝派遣到南越行政干部,组成干部团沿直道南下,一时之间,郡有郡守、县有县令,各地也开始兴办新的小学、工厂、矿山,开始尝试按照中原模式建立新的区域政治中心。越人盘踞千年的区域,开始大规模引入秦人的文化。
新的统治区,需要的不仅仅是郡守县令这样的行政干部,更需要大秦律法。在每一个郡县,都有无数青年在当地宣讲秦法。在县衙前、在学校中、在集市上、在码头上……
而一种叫做“执法队”的团队,已经开始翻山越岭,穿行在百越的山林之间。
每个团队只有几十人,成员多是在南征之战中经验丰富的士兵,大多数来自横穿百越、打通驿路的那支军队。
他们熟悉百越林莽的情况,能够使用各种丛林作战武器,小团队配合熟练。
团队中还有两三名书生,都是饱学律法之士。他们的背囊里,有厚厚的秦律,有纸张笔墨。
这些团队进入到土人生活的区域,寻找有人头桩的村落,然后进入村庄。
土人惊讶的看着,这些外来人进入村子后,就直接走到广场中央,用木板搭起桌子,开始宣读秦律。
然后就有士兵进入一个又一个屋子里,把村长、祭司、勇士拎出来,捆绑起来,扔到广场上。
那些文士就开始用生硬的土人语言宣布:猎首这项千年习俗等同杀人重罪,死刑。食人是重罪,死刑。犯有猎首、食人罪行的村落,村长、长老、祭司、执行斩首和猎头的勇士,按照秦律都就地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