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桂林侯(第3页)

封邑除了考虑当地的贫富,还要考虑封邑和被封者的关系。蒙恬曾经驻军九原,九原和匈奴接壤,蒙恬封九原,就有为国守土的意思。虽然彻侯不一定需要回到封邑,但是如果蒙氏获封九原,就会强化在九原的部署,对北方边疆的震慑还是有好处的。

只不过,彻侯的食邑是县,九原郡的总人口也不过是三万户多点,九原县能有多少人?这两万户的九原侯,食邑就要有大半个九原郡了。

虽然地方荒僻,给出的食邑领土倒是不小。

九原郡的两万户彻侯,那就差不多相当于是翟王这样的诸侯王了。

张诚看着自己几上的一只琉璃酒爵,酒液是乳白色的。这是少府秘制的甜米酒,酒精度数很低,口感甘醇。

扶苏的这几个彻侯,多多少少都有些古怪。

难道又要回到刘邦的功高盖主鸟尽弓藏的路数了吗?这个小宴会,是一系列试探的开始吗?

蒙恬的脸色木然。

张苍也陷入沉默。

赵杏儿取过几案上的壶,给张诚的酒杯斟满了酒。

“臣敢问,太尉封侯,要就国吗?”张诚的声音忽然如水一样清冷。

“太尉是国之干臣,朝廷柱石,朕舍不得太尉就国。依淮阴侯例,领食邑,不就国,朝廷派官吏代行管理。”扶苏说。

如果彻侯在封地的权力只是收税,行政事务由朝廷派官员,那皇帝就未必是一种试探,可能就只是在蒙恬身上寻找适合的元素,做封侯的理由,不就国的彻侯,只不过多了两万户的税收,并没有大幅增加自己的军事势力。

蒙恬的脸色柔和了一些。

“如果陛下没有最后确定,为江山永固,臣下建议封太尉桂林侯。”张诚从席上站起,躬身行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