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九指神盖
第174章 你,瞅啥?
根据最新的律令,彻侯可以有最高一百零六名卫队。
皇帝对臣下的私人武装力量还是非常忌惮的。彻侯作为最高级别的爵位,百余人的卫队规模,实在是说不上大,这个力量最多算是一种排场、礼仪,在正规国家暴力机器之下,根本没法比。
诸侯国、彻侯和各级功爵的卫队、部曲规模、卫队所装备的武器种类、规格、数量都有严格规定,比如彻侯,按照规定倒是也可以装备弓弩,但是禁止装备重弩。臣下拥有全副盔甲更是一种禁忌。甚至等同谋逆。
唯一的一个例外,是皇帝扶苏专门批准太尉蒙恬拥有一套炫金甲——这副甲胄是巩侯张诚送给蒙恬,两个人开玩笑的一个道具,炫金甲极重。穿戴这套盔甲固然防御无敌,但是也严重限制了披甲人的行动能力。这副铠甲送到蒙恬手里的时候,蒙恬专门向皇帝做了汇报,皇帝准许蒙恬保有这副盔甲,并且专门在皇家档案中登记了此事。
秦法对彻侯持有盔甲的限制还没有后世那么严格。在另一条历史线里。曾做过太尉的条侯周亚夫,因为购买了一些盔甲作为随葬品,就被下狱迫害致死。
封建时代,皇帝对自己臣下的警惕性通常就是这么高。
所以张诚自己根本没有搞卫队。在张诚的经验中,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村长,整个村子的村民才是自己的盔甲,如果有什么危险,张村保护不了自己,那么一个卫队或者一副盔甲也保护不了自己。
但是韩信遇刺后,皇帝扶苏似乎感觉到有一种力量尝试在自己身边进行破坏,就特别令韩信带了一支卫队给巩侯张诚。这支小小的卫队并不会干扰张诚的工作,只是在张诚工作场所周围守候,遇到混乱随时可以保护张诚安全。
今天,朝鲜使臣和张诚发生口角,欲持剑行凶,被一直跟随在张诚身后的蒙铠夺剑按倒在地。使团其他成员看到后,就拔出剑围过来。
在办公楼收发室里守候休息的这个巩侯卫队,隔着玻璃窗看到外面这场小混乱,马上就拎着兵器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