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九指神盖
第184章 点亮侯府(第2页)
侯府内的道路旁,也悬挂起成串的灯泡。
电力是从长安热电厂直接拉过来的电线。
目前电灯只在张村、巩邑两个地方普及开,连长安都只有未央宫中使用了一部分,因为接电难度大、电灯价格也贵,加之更多人根本不了解电灯,所以电灯在长安城都没有普及开。胡玄的灯泡厂,虽然投入很大,技术几经迭代,技术也开始稳定起来,但是销售却始终没有展开。
早期投资灯泡厂的一些股东——赵芃、蒙恬,对灯泡的未来都开始出现怀疑了,胡玄的压力也很大,开始怀疑自己千辛万苦所从事的这些,到底是不是错了。
李灵制定了这次点亮侯府的计划。算得上是相当大的手笔。为此李灵特地向张诚说明了自己的方案,又专程到长安向赵杏儿陈述了方案,争取到资金和生产计划。
在淮阴侯府,足足用了上千枚灯泡。
虽然是以沈荃闺中好友的名义送出这套照明系统,实际上是为了打开长安城市场的一次盛大的展示。
千灯点起,入夜灯火通明!
婚礼是在黄昏后,灯下盛装登场的沈荃和韩信,在千灯照耀下,男子格外英武,女子娇媚非凡。
赵芃赠送的是新郎新娘的礼服和阖府仆役的全套新衣。这是把这次婚礼当做了芃记的新品发布会。
巩邑的三个好姐妹,两位把这场婚礼当做是充满铜臭的商业活动。
皇帝不能亲临淮阴侯府参加婚礼,所以只派了宫中人送来丰厚的贺仪。
公孙尼子从张村飞来主持婚礼。
巩侯张诚也从巩邑飞来,与圜阳侯赵杏儿一起前来参加婚礼。
蒙恬、军中曾经跟随过韩信的将校、军政大学的教师们,也列席参加。
甚至国史馆的一些前朝余孽,也有接到韩信请柬,来赴宴观礼的。
这都是看着韩信的面子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