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赵杏儿的笏板(第2页)

 大秦是不容忍不婚之女的,身体情况达标,就该早早送去婚配,为大秦生产人口。

 “如果身高超过而不婚配,又怎样?”赵杏儿没有好声气了。

 “依律,男女身高达标而不婚,则口赋加倍。”

 “大秦长公主赵芃是天下排名前三的纳税大户,这一点我倒是清楚的很,长公主口赋算赋早已经加倍征收,从无少纳。令,依律,长公主待遇可比彻侯,依律应该免除封邑租税和口赋!”

 侍御史翻了个白眼,口赋120钱,翻倍也就是240钱,对赵芃来说算事儿?问题不是口赋加倍,问题是,赵芃不婚,违背了大秦的基本国策,做了个坏榜样。

 “依秦律应如何措置,恳请陛下三思。”

 “依律婚配不婚配,与婚配与谁人,这是两件事。”赵杏儿声音也提高了。谁都打不过秦律去,对方拿秦律出来说话,要求赵芃必须结婚,那也没办法,可是用这个理由就把赵芃送给匈奴单于,赵杏儿也不能接受。

 张苍眯了眯眼睛。

 早知道赵芃倾心于张诚,但是多年不被接纳进入张家门。后来听说韩信倾心赵芃,但是追求未果,后来退而求其次,才迎娶了化学家沈荃。在张村高层的这个小圈子里,这个故事大家都是清楚的。赵芃和赵杏儿多少算是情敌,此时此刻,赵杏儿在为赵芃说话,这是怎么回事?

 扶苏看着情绪有点激动的赵杏儿,内心也是感慨,心道:“事儿都赶到这儿了,你就不能退一步,想个好办法,把我家这个老大难问题解决了?”还是说了一句:“计相,不要着恼,你的意思朕明白了,朕会考虑,你身体不便,不要有怒气。”

 朝堂之上,有一个大肚子孕妇,大家都要多了几分小心。

 实际上,自从赵杏儿入朝,朝议中的言辞都改变了很多,荤段子之类的话,已经很少见了。在这之前。朝议上粗话、荤话是不断的。但是大家自矜身份,有女子在座,尤其是有贵女在座的时候,尤其是赵杏儿这样高官厚爵的贵女,大家很是收敛。

 “计相,匈奴所求的这些物资……你怎么看?”扶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