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张诚不同意(第2页)

 张诚抬了抬眼睛:“长公主?”张诚久居巩邑,对长安这面的称谓了解不是很多。

 “赵芃。”

 张诚点点头,公主是皇帝的女儿、长公主是皇帝的姐妹、大长公主是皇帝的姑姑。赵芃确实是长公主,不过自己对赵芃的印象,经常会停留在当初那个十四五岁的女孩闯入自己在咸阳城的那个二进小院的时候。

 “这么急请侯爷回来,是这两件事我拿不定主意,要听侯爷的意见。另外这两件事都比较重要,估计陛下也要垂询侯爷,所以早一点回来,事情没有了解之前,侯爷就还是留在长安。”赵杏儿摆弄着桌上的纸笔。

 “你怎么看?”张诚没有说自己的想法,把球踢回来了。

 “白登密约我没见过,有没有这东西都不知道,汉臣很多人都说不知道这事儿。萧何保持沉默,估计他是不想说。我还记得当初白登密约签署之初,我们在张村以此为由起事。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陛下做了皇帝,大家该封侯的封侯,该拜相的拜相。就不知道陛下和大家如何打算了。”

 “你的看法呢?”

 “一场战争要花好多钱,匈奴幅员万里,骑兵来去如风,打匈奴要比打百越难得多。如果从财务角度讲,拿我们多余的粮食,去避免一场战争,似乎是划算的。”台灯灯罩投射的阴影,掩住了赵杏儿的面孔,张诚只能听到她的声音,看不到她的表情。

 “朝议是什么样的?”张诚觉得自己胸中堵得慌。

 “陛下没表态,问我的意见。侍御史李惮插嘴说数十万石粮食送给匈奴,总好过两国交兵。”赵杏儿平静的说。

 张诚觉得还有故事:“皇帝问你,结果侍御史插话?”

 “嗯,我把一柄笏板扔过去,砸到他的额头,开了道口子。”赵杏儿静静的说。

 “啊……”张诚张大了嘴巴。旋即大笑。“圜阳侯好威风。”

 “小小惩戒,朝堂之上,说话做事都要有规矩有次序的,没轮到他他乱插话,居然敢插我的话,这种人不得给他长个记性?也要满朝勋贵都长个记性!我这次生产,多多少少要休息几个月,几个月不在朝堂,怕他们忘了我的威风,所以找个机会立一下规矩。他算是倒霉。”